2023年,峄城区底阁镇学区成立了“石榴花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石榴花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项目自启动以来,为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项目团队聘请了北京大学教授杨公义、国家图书馆吴春丽、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孙言芳等专家,迅速搭建起覆盖全镇的服务网络,建成46 个村级、2 大教育片区以及底阁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等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网点,为后续服务的开展筑牢了根基。
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我们的实际,开发了三大空中服务阵地:
一、家风家教精品课程。每周四次精心制作一期家风家教精品课程,现已制作200期,把全镇家长集中建立10个微信群,通过微信群精准推送,不需要各学校老师层层转发。让优质教育资源直达每个家庭。
二、抖音公益直播课。每周二、四、六、日晚七点半准时开启抖音公益直播,累计近300场,每场直播少则100多人,多则几千人观看,2024年冬,我永远记得那个ID叫"绝望妈妈"的用户,她和十三岁的女儿亲子关系非常糟糕。连续三周的交流后,我在直播间听见女孩怯生生地喊出"我爱你妈妈",那一刻,一千多名家长同时点亮的小红心,把屏幕映成了朝霞的颜色。
三、峄教暖心家长夜听。利用碎片化时间,把家庭教育知识送到家长耳边。累计制作26期,总收听量达10万次。
从读家庭教育文章、抖音直播到家长夜听三个方面唤醒家长,无论你在哪里,不管年龄大小和还是学历高低,立体式满足不同层次家长。与此同时,我们团队开辟了六大线下阵地:
一、在各村居成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风家教流动服务站,方便家长参与学习。已开展课程100场,家长教育能力显著提升。
二、开展“光影伴成长”活动。推荐影片亲子观看电影,加强思想教育,增进亲子间理解和共情;选择有家庭教育意义的电影,比如《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截取其中精彩的片段,作为案例,供家长和学生们观看。
三、自编自演家庭教育系列情景剧,把家庭生活场景搬上舞台。演出16场,观看家长和孩子达3000余人次,让家长在情景中觉醒和提升。
四、成立周末成长营。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孩子,开设村居周末成长营。举办活动89期,服务孩子1000多人次,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五、成立“村居五老工作坊”,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化解家庭矛盾,修复亲子关系。已调解家庭矛盾42起,改善亲子关系200对,传承优良家风,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带领孩子们在村居净化环境,关爱老人。
六、设立“村居榴星成长站” ,为孩子提供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指导。让每位孩子感受到村居大环境的熏陶、大家庭的温暖,建设思政大课堂。
七、成立家庭教育流动图书馆,给孩子和家长提高喜欢的书籍,穿梭于社区、村居和乡村大集。不仅仅是借书,我们还一起读书,一起办读书分享会。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读书多了,家庭理念提高了,亲子阅读的习惯养成了。现在,我们正在开通扫码选书送书活动。记得今年元宵节那天,我开车到了甘寺村,一个初中生指着《爱弥儿》说:“老师,去年我妈就是借了这本书,才明白打骂不是教育。”也是我们团队在家庭教育公益路上奔走的第495天的一个瞬间。车上,五百本被翻旧的图书仍在继续旅行,借阅卡上记录着169位家长读书的温度。这就是我们团队成员掏腰包购买了500本家庭教育图书,在乡村大集、在接送线旁、在村居社区,只要听到我们的流动图书馆音乐响起时,家长和孩子们都踊跃借书。
我们已经形成了“2+3+7”的石榴花开家庭教育和学生发展公益服务体系。回首过往,我们的服务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大众日报报道5次、枣庄市机关建设网、山东省统一战线、市(区)宣传部、统战部、妇联、团委、教体局公众号累计报道近30次,当前山东教育报正要正版报道我们的活动。经过团队成员辛勤付出,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我们将继续奋进,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打通农村家庭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针对家庭教育和学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系列可复制、有推广价值的案例,编制从幼儿园、小学低段、高段到初高中五本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让每个孩子过有尊严的生活,让每个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每朵榴花都绽放。石榴花开,时刻相伴,让石榴花的芬芳飘满乡村,开遍大江南北,让家校社携起手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每个家庭收获幸福和快乐!
声明
本文来源于枣庄市峄城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