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王震 通讯员 罗欣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城运中心的效率真高!”近日,家住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的李女士对二七区城运中心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原来,李女士所住小区的电梯突发故障,居民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李女士通过“郑好拍”平台反映问题后,二七区城运中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将案件派遣至相关责任单位,并全程跟踪督办。仅用了几个小时,维修人员就赶到现场完成了维修,电梯恢复正常运行。这一高效的处理过程,正是二七区深化党建引领、数智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二七区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网格化领导小组,组织部、社工部、智慧办等部门聚力攻坚,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全区科学划分网格,各级网格长责任明确,多方力量整合下沉,11035名网格员扎根基层,围绕“民生、平安、重点工作”三大领域,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安全排查等活动。针对治理难题,二七区出台《二七区网格化基层治理疑难事件会商制度实施办法》,建立区纪委监委与区城运中心问题反映双向移送机制,派驻纪检组列席事件点评会,确保民情诉求快速响应。针对“三跨”事件,建立“一办三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处置闭环,实现问题分级高效解决。当社区网格员接到群众反映诉求,若网格员无法解决,可上传区平台,由区城运中心牵头,召开联席协商会议。责任明晰的,直接派相关职能部门处置;涉及多部门职责交叉的,主管区领导牵头会商,纳入区级督察系统,明确主办和协办部门;非区级权限的,与市级沟通解决。最终,办结案件由所在网格给予评价反馈,形成处置闭环机制,切实做到“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突出问题不出街道,老大难问题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处置”。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自2024年起,二七区网格化平台已累计受理各类事件36.6万余件,办结率 96.38%,群众满意率 99.34%。这些数字背后,是二七区对群众诉求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高效能治理的不懈追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二七区还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围绕“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工作目标,搭建了“1+4+7”的平台架构,实现了网格事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联动处置,横向贯通 21 个职能部门,为基层治理事项流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以来,智慧信访、12345服务热线、110非警务平台、智慧矛调系统等相继与网格化平台融合,打造出“大综合一体化”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重点领域实现了“一网统管”。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AI技术为二七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网格化平台“AI小郑”的智能提醒功能,助力网格员精准关怀困难群众,平台案件处理全流程智能化,效率显著提升。今年2月20日启动DeepSeek政务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全力打造本土全链式智能服务系统。

除此之外,二七区还积极统筹“线上+线下”,发动各级网格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各类知识,向居民转发和预告最新动态,提醒大家做好防范措施。在基层防汛工作中,城运中心组织动员网格人员推广应用网格平台基层防汛模块功能,开展应急宣传演练,组建社区自救队伍,进行防汛巡检,完善防汛避难场所和巡查点数据信息,发挥数智赋能优势,助力防汛工作开展。

如今,在二七区“有事就找网格员,办事就在家门口” 已成为群众的共识,它背后所蕴藏的是“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显著成效。下一步,二七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数智为支撑,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审:李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