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发展医学前沿技术,加强关键技术突破,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高校的创新引领与技术支撑,为全社会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可以说,医科类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医学类人才的重任,更是肩负着社会健康的使命。而一所高校的科研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解决医学难题的能力,更影响着毕业生在医疗行业和学术领域的发展高度与竞争力。
在我国医药类大学的领域,北京协和医学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在高校江湖之中是妥妥的大哥大,该校的科研实力自然也是顶尖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17年创立以来,便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现代公共卫生教育同时取得了 “北京猿人研究”“单体麻黄素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成果。同时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应用、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我国抗生素自主研发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这些的科研成就,不仅为我国医学科研奠定了基础,更开启了我国医学科研现代化的先河。
在高校科研体系中,各类科研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国字号”科研平台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医学界“天花板”,北协和的科研平台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讲,都是数一数二的。据悉,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15个、省部级实验室71个,在这些平台参与科研项目,能接触到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手段,对个人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接触到的都是最前沿的技术,未来发展自然快人一步。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在北协和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十三五”期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53项,累计获科研项目资助额达37.34亿。“十三五”期间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99项,比“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6.3%,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占医学领域的12%,创近年来新高。这些亮眼成绩背后,是大量科研实践机会与优质学术资源。对于学子而言,无论是未来攻读更高学位,还是进入三甲医院、科研机构工作,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求职升学的 “硬核” 竞争力,帮助学子在医学领域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和普通学生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在充满浓厚科研氛围的校园里学习,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养成科学思维,激发出创新精神,这些宝贵能力远比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更有用。如果你也想在一所科研氛围浓郁,科研实力出众的医学院深造,那么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定可以“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