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3日讯 基层治理不是冰冷的文件与制度堆砌,而是关乎万家灯火的民生答卷。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那些曾经困扰居民的家长里短、生活琐碎的 “小烦恼”,如今已悄然化作是社区和谐的催化剂。街道工作人员化身巧思“织网人”,在基层治理的经纬间穿针引线。
“1厅6室”布局矛调中心,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在徐家楼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以“1厅6室”的智慧布局,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全科医院”。信访接待、行政执法、民生调节、法律咨询、综合治理研判、网格化办公室,六大职能部门实现归口管理“全覆盖”。“前区接诊,后室会诊”的科学治理模式,让居民烦恼“只进一扇门,化解全流程”。
徐家楼街道创新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将原本分散的社区调解力量升级为街道级“治理中枢”,形成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闭环处置的完整链条。通过网格员排查、群众来访、“12345”热线、110接警等多渠道“数据雷达”,实现风险隐患早预警、早处置。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民生“小病灶”实施精准排查、精细化解,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街道创新运用‘码上办’智慧平台,居民只需扫码上传问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即刻响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处理。”徐家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统一登记、分流办理、领导督办、动态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此外,街道还整合治安防控、“泰山协商”、远程调解等资源,打破公安接警数据、天网工程、网格排查等信息壁垒,实现矛盾纠纷“全领域”精准管控。
一站式接收、一窗式调处、一条龙跟进、一次性解决,徐家楼街道不断完善矛调中心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处理效率。目前,街道129个网格、102名专职网格员、151名兼职网格员全面完成矛盾调解业务培训,实现上下级共同联动,大中小矛盾速解。依托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线上化解各类隐患矛盾纠纷980件,线下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115件,化解106件。
“四到家”工作法打造“楼里解”社区治理“金招牌”
“10号楼3单元楼道灯泡不亮,楼道里伸手不见五指,晚上出门不安全。”社区微信群里,一条消息发出不到十分钟,“邻里师傅队”的赵师傅便带着工具出现在了目标楼道里。像这种“服务送上门,温暖送到家”的场景,在徐家楼街道已经成为常态。
徐家楼街道创新推出“四到家”工作法——矛调体系覆盖到家、社情民意排查到家、矛盾纠纷化解到家、为民服务暖心到家,将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楼栋单元。社区更是构建起“两委成员包网格、网格员包楼栋、楼长包单元、党员中心户包户”的四级调解网络,通过“楼长说理儿”“网格议事会”“睦邻会客厅”等平台,让居民诉求有地说、矛盾有人调、问题有法解。
“新峪社区创新建立‘一支队伍入户排查、一个平台反映需求、一本台账记录民意’的社情民意排查机制,努力实现‘人、情、地、物、事’全掌握。”新峪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社区内,单元长、楼栋长化身“移动探头”,网格员当好“调解先锋”,对简单纠纷现场调处,复杂问题部门“吹哨报到”,形成“发现——调解——回访”闭环。做到小微矛盾发现即调,复杂矛盾联合调处,调解成功及时回访,让矛盾纠纷真正化解在“家门口”。
如今,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已成为徐家楼街道的真实写照。通过“四到家”工作法,社区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串起了邻里真情,曾经的“陌邻”变“睦邻”,呈现出“生人变熟人,熟人变亲人”的融洽局面,“楼里解”正成为徐家楼街道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
织密科技防控、群防群治、全民反诈“三张网”,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破局与革新并行,为提高街道综合治理能力升级,徐家楼街道做出多种尝试与创新,让基层治理既有“千里眼”又有“顺风耳”。安装辖区视频监控245路,接入引进社会资源2000余路,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街”的智慧治理格局。整合网格排查、群众来访、“12345”热线等五大渠道,创新建立“五源融合”信息收集机制。划分基础网格131个、专属网格21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73名,推行“网格巡查、事件上报、分流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流程。
为加强辖区内综合治理能力,徐家楼街道对特殊人群、重点场所格外关注。“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实现街道内特殊群体信息动态更新,确保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帮教管理人员‘情况明、无遗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家庭监护和政府兜底“双保险”,强化辖区内特殊群体管理责任落实,人员监管到位,此外,徐家楼街道还发展“泰山义警”1146人,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200余人,构建街道联防体系,发挥其人熟、地熟优势,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逻全覆盖。
通过立体宣传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徐家楼街道实现反诈“无死角”。联合派出所开展“以案释法”专题讲座,深度剖析刷单诈骗、AI换脸等12类新型电诈手段,同步组织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建立“1名网格员包10户”责任制,精准走访重点人群家庭,精准入户提升居民电诈“免疫力”。
“我们定期为居民推送反诈宣传视频和文章,覆盖居民微信群238个,线下开展 反诈宣传月 活动,悬挂条幅60余幅,发放定制化传单2.6万份。”徐家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反诈长效机制,徐家楼街道层层部署,为居民构筑反诈“防火墙”。
徐家楼街道通过织密科技防控、群防群治、全民反诈“三张网”,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通讯员 杨玉洁 泰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