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爸是医生啊?听说是个大专家?"林晓雯用她那甜腻的声音凑到我耳边,"能不能帮我个忙啊?"那时的我不知道,一个简单的回答会引发怎样的灾难。
01
我叫陈明远,今年22岁,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说起来,我算是个"医二代",但我从来没想过要步父亲的后尘。
我爸爸陈志强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在省城最好的三甲医院担任副院长,同时也是脑外科主任。他的名字在医学界响当当,发表过无数论文,做过许多高难度手术,拯救了数不清的患者。
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个缺席的父亲,从我有记忆开始,爸爸就很少出现在家里。
小时候,我总是听妈妈说:"爸爸在医院救人,很忙的。"那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只知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都能陪他们玩,而我的爸爸永远在一个叫"医院"的地方。
记得上小学时,每逢父亲节,老师都会让我们做贺卡送给爸爸。其他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描述要给爸爸一个怎样的惊喜,而我总是默默地做着贺卡,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手交给他。有几次,这些贺卡在我书包里放了好久,最后被我自己扔进了垃圾桶。
春节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二十多年来,我印象中爸爸完整陪我们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是除夕夜,常常是我和妈妈两个人看着春晚,吃着团圆饭,而爸爸往往因为急诊手术不能回家。妈妈会给他留一份饭菜,但经常到第二天早上,那份饭菜仍原封不动地放在桌上。
我们家最难忘的一次"团聚"发生在我十六岁生日那天。那天是周六,爸爸难得答应会准时回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妈妈特意准备了我最喜欢吃的菜,还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我们约好了六点开始,我甚至邀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庆祝。
六点钟,朋友们都来了,可爸爸没出现。七点钟,蛋糕切好了,可爸爸还没来。八点钟,朋友们都吃完准备走了,爸爸的电话终于打来。
"对不起,儿子,医院来了个重症病人,必须马上手术,我可能要忙到明天早上了。"他说得很平静,就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记得当时我强忍着泪水说了句"没关系",然后挂断了电话。朋友们都识趣地离开了,只留下妈妈和我面面相觑。
那晚,我把所有礼物都塞进了柜子底层,决定永远不再期待。
那次生日之后,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高中三年,我几乎没跟他说过几句话。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以为我会报医学院,但我选择了完全不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我想逃离他的影子,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上了大学后,我更是很少回家。假期时,我总是找各种理由留在学校或者和朋友出去旅行。我知道妈妈很失望,但她从不强求我,有时候我会想,这么多年来,妈妈一个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对于爸爸,我的感情很复杂。我既尊敬他的专业成就,又怨恨他对家庭的忽视。我知道他救了很多人的命,但我总忍不住想:为什么他能给陌生人那么多关爱,却吝啬于给自己的儿子哪怕一点点时间?
我们家就这样,表面上是令人羡慕的医生家庭,实际上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三口之家。
直到那件事发生之前,我以为我们的关系会一直这样下去。
02
那天是个普通的周四下午,我正坐在教室后排刷着手机,等着下一节课开始。突然,一个香水味浓郁的身影凑了过来。
"陈明远,在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抬头一看,是班上的林晓雯,她是那种很会打扮的女生,长发飘飘,妆容精致,平时和班上的几个"名媛"走得很近,很少和我这种普通男生说话。
"没什么,就刷刷视频。"我随口应付道,心里有点纳闷她突然来找我干什么。
林晓雯拉开我旁边的椅子坐下,笑盈盈地看着我:"听说你爸是医生啊?"我警惕起来。
我从不在学校里提我父亲的事,这也是我选择外地大学的原因之一。
"一般的医生而已,怎么了?"我试图敷衍过去。
"别谦虚啦!"林晓雯眨着她那双画了眼线的大眼睛,"我听班委说,你爸是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还是什么神经外科专家?好厉害啊!"
班委是我高中同学,没想到她把这事告诉了林晓雯。
"他就是个工作狂而已,没什么好说的。"我有些不耐烦。
林晓雯却不肯放过这个话题:"哎呀,医生本来就很辛苦嘛!我特别佩服医生的,真的。"她的语气突然变得异常恳切,"那个...明远,我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啊?"
我就知道没这么简单。"什么忙?"
"是这样的..."她忽然压低了声音,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我最近总是头痛,去看了好几家医院,做了核磁共振,说是发现了一个脑瘤。"
这我没想到。我惊讶地看着她:"真的假的?"
"真的!"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袋,"这是检查报告和片子,医生说这个位置比较特殊,一般医院不敢轻易手术。我听说你爸是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能不能帮我问问你爸,看他愿不愿意帮我看看?"我翻看着她的检查报告,虽然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也能感觉到情况似乎确实不太乐观。
"我爸很忙的,而且医院有规定,不是想插队就能插队的。"我实话实说。
林晓雯的眼睛突然红了:"明远,我真的很害怕...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爸妈都急疯了,到处托关系找医生,可是都说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不愿意接。"
她声音哽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我真的别无选择了..."
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样子,我有些不忍心。虽然我和林晓雯不熟,但如果她真的病得这么重,我拒绝帮忙似乎也说不过去。
"我可以把你的情况告诉我爸,但不保证他能帮上忙。"我最终妥协道。
"真的吗?谢谢你!谢谢你!"林晓雯一把抓住我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明远,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她这一嗓子引来了教室里其他同学的注意。几个平时和林晓雯很要好的女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怎么回事。
林晓雯用手抹了抹眼泪,对大家说:"我得了脑瘤,医生说很危险,明远答应帮我联系他爸爸看看。他爸爸是省医院的脑外科专家。"
"啊?晓雯,你怎么突然得这种病啊?"
"天啊,太可怕了!"
"明远,你一定要帮帮她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弄得很不自在,平时大家对我不冷不热,现在突然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成了什么救世主一样。
"我只是说帮她问问,不一定..."我试图解释。
"明远,"班长李健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咱们班同学有难,大家都应该伸出援手。你爸是专家,肯定有办法的。"
"就是啊,又不是让你爸免费治,晓雯家条件那么好,肯定会付医药费的。"又有人插嘴道。
林晓雯此时已经泣不成声:"我...我不想死...我还这么年轻..."
看着她崩溃的样子,再加上周围同学的压力,我只好点头:"我尽力吧,但真的不能保证。"
林晓雯破涕为笑,又抓住我的手:"明远,谢谢你!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的!你要电话号码和微信吗?随时联系!"
就这样,我被迫答应了帮林晓雯联系我父亲。当时我只是单纯地想帮助一个生病的同学,哪知道这个决定会彻底改变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晚上回到宿舍,我躺在床上,盯着林晓雯给我的检查报告发呆。我已经三个多月没和父亲通过话了,上次还是春节时在家里的一次简短对话。
现在突然要找他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但转念一想,如果林晓雯的病情真如她所说那么严重,我这点别扭又算得了什么呢?犹豫再三,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03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明远?"父亲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惊讶,毕竟我主动给他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
"爸,你忙吗?"我问。
"刚做完一台手术,准备回办公室。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他的语气里有一丝紧张。在他的认知里,我给他打电话通常意味着出了什么问题。
"我...有个同学,她被诊断出脑瘤,情况好像挺严重的,她想请你帮忙看看。"我直接说明了来意。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同学?男的女的?"
"女的,我们班的。"
"你们很熟吗?"父亲问道。
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尴尬。"不太熟,但她确实病得不轻,我这里有她的检查报告和片子。"
又是一阵沉默。"明远,你知道的,医院有规定,不能随便给人插队。如果每个有关系的人都来插队,那些排了很久的普通患者怎么办?"
我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我知道,但她说她去了好几家医院,都说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不敢接,她很害怕..."
"你先把发报告和片子给我看看吧。"父亲最终说道,我立即用微信把林晓雯给我的资料发了过去。发完后,我忐忑地等待着父亲的回应。
大约二十分钟后,父亲回电话了。
"这个肿瘤的位置确实比较棘手,紧贴脑干和重要血管,一般医院不敢轻易手术也情有可原。"他的语气变得专业而严肃,"根据片子看,肿瘤生长速度不慢,如果不及时处理,确实会有生命危险。"
听他这么说,我松了一口气:"那你能帮她做手术吗?"
"你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个同学?"父亲突然问道,"你们是不是...?"
"不是!"我连忙否认,"我们真的只是普通同学,我就是觉得力所能及的话应该帮一把。"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我能想象父亲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
"明远,"他终于开口,"你知道我很少拒绝你的请求,但这件事有点复杂。医院规定医生不能私自接诊,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如果我破例,可能会惹麻烦。"
我心里一沉,正准备说些什么,父亲却接着说:"不过,既然病情确实危急,我可以想办法安排她来我们医院就诊。走正常流程,但我可以尽量加快。"
"真的?谢谢爸!"我惊喜地说。
"别急着谢我,"父亲的声音变得严肃,"我需要你转告你这位同学几点:第一,即使我安排她来就诊,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做手术,这要看详细检查后的结果;第二,即使做手术,风险也很大,可能会有各种并发症;第三,医疗费用按正常标准收取,不会有任何优惠。你明白吗?"
"我明白,我会告诉她的。"
"好的,让她准备好所有检查资料,下周一上午直接来我办公室找我。"父亲说完这句话后,突然话锋一转,"明远,你最近怎么样?学习还顺利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关心让我愣了一下。"还行吧,挺正常的。"
"你妈说你很久没回家了,有时间的话,回来看看吧,你妈挺想你的。"
"嗯...我看看期末考试后有没有时间。"我含糊地回答,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我以为话题到此结束了,正想挂电话,却听到父亲轻声说:"明远,我知道这些年亏欠了你和你妈很多。我..."
他的话戛然而止,似乎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沉默着。
最终,父亲叹了口气:"总之,下周一让你同学来找我吧。晚安,儿子。"
"晚安,爸。"挂了电话,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这次罕见的长谈。父亲很少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对家庭的愧疚。这让我有些不适应,但也感到一丝暖意。
也许,他并非我想象中那么冷漠。也许,他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心。想到这里,我心里那道对父亲的坚冰似乎有了一丝松动。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好消息告诉了林晓雯。她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抱住我就是一顿猛摇:"明远,你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会帮我的!"
她激动的样子引来了周围同学的侧目,我有些尴尬地挣脱开:"别这样,我爸只是答应给你看看,不一定能做手术。而且他说了,即使做手术也有风险,费用也是按正常标准收的。"
"没关系!只要能治好我的病,花多少钱都行!"林晓雯擦着激动的泪水说,"是下周一是吧?我一定准时去!明远,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我有点紧张..."
我本想拒绝,但想到她一个人去可能确实不方便,加上她恳求的眼神,我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跟你一起去。"
林晓雯开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明远,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定会好好谢谢你的!"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涌起一丝成就感。
如果这次真能帮她解决问题,或许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只是我没想到,这次好心之举会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怎样的灾难。
04
周一早上,我和林晓雯一起坐上了去省城的高铁。一路上,林晓雯显得异常紧张,不停地问我各种关于父亲和医院的问题。
"你爸平时脾气怎么样?严厉?"
"医院的检查会不会很痛?"
"如果真的要手术,大概多久能安排?"
"你觉得我的病严重吗?会不会...活不长了?"
面对她的连珠炮似的提问,我只能耐心回答:"我爸工作时比较严肃,但对病人很负责任。具体的医疗问题我也不懂,等会儿你可以直接问他。"
到了医院,我带着林晓雯直接去了父亲的办公室,敲门进去后,我看到父亲正在看文件。他穿着白大褂,鬓角的白发比我上次见他时似乎又多了些。
"爸。"我简短地打了招呼。
父亲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目光转向林晓雯:"这位就是你同学?"
"是的,她叫林晓雯。"
林晓雯立即上前一步,恭敬地说:"您好,我是明远的同学,非常感谢您抽时间看我。"
父亲点点头,示意我们坐下。"把你的检查资料给我看看。"
林晓雯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叠检查报告和光盘,递给父亲。父亲接过资料,认真查看起来。
"你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的?"父亲一边看报告一边问。
"大概三个月前吧,开始时就是偶尔头痛,后来越来越频繁,有时候痛得我晚上都睡不着。前段时间还出现了视力模糊的情况。"林晓雯回答道。
父亲将报告放在一边,在电脑上插入光盘,仔细查看了影像学资料。然后他让林晓雯做了一些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比如触摸鼻尖、闭眼单脚站立等。
检查完毕后,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肿瘤位置特殊,压迫了视神经和部分脑干区域,这就解释了你为什么会头痛和视力模糊。根据影像特征,初步判断是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因为位置特殊,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可能很严重。"
林晓雯紧张地问:"陈医生,您能给我做手术吗?"
父亲看了我一眼,然后对林晓雯说:"我可以安排你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确认适合手术,我会尽快为你安排。但我必须提前说明,这个位置的肿瘤手术风险很大,有可能会引起瘫痪、语言障碍,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你和家人需要有心理准备。"
"我明白,"林晓雯急切地说,"只要能保住命,什么风险我都愿意承担。我父母也是这个意思。"
父亲点点头:"好,那我现在就给你安排入院手续。"他拿起电话,打给了病房护士长,交代了林晓雯的情况,并嘱咐尽快安排床位和相关检查。
挂了电话,父亲对林晓雯说:"护士长一会儿会联系你,带你办理入院手续。今天安排你做一些术前准备和检查,如果一切顺利,手术可能在三到五天内进行。"
林晓雯感激地说:"谢谢陈医生!真的太感谢您了!"
"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父亲淡淡地回答,随后转向我,"明远,你留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林晓雯识趣地说:"那我先出去等护士长,明远,你们聊。"说完,她就退出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父亲,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看上去有些疲惫。
"明远,你这个同学的情况确实比较棘手。我已经安排了最快的流程,但这样做其实是有风险的。"
"什么风险?"我有些不解。
"医疗资源有限,病床和手术排期都很紧张。我给你同学开了绿灯,意味着有些原本排队等候的病人要往后推。这在医院内部是个敏感话题。"父亲解释道。
"但你不是副院长吗?这点特权应该没问题吧?"我问。
父亲苦笑了一下:"正因为我是副院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一旦被人举报优亲厚友或收受好处,后果很严重。"
我有些愧疚:"那要不算了?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既然答应了就做吧,毕竟病情确实危急。"父亲顿了顿,"明远,我只希望你记住,行医不是儿戏。每个决定背后都关系到一条生命,也关系到我的职业生涯。"
他的话让我心里一震。这是我第一次从父亲口中听到关于他职业的感受。平时我只看到他的缺席,却从未想过他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和责任。
"我明白了,爸。谢谢你帮忙。"
他点点头:"你今天要回学校吗?"
"嗯,下午还有课。"
"好吧,"他似乎有些失望,"那你去忙吧。你同学的事我会安排好。"
"爸,"我犹豫了一下,"如果方便的话,手术那天我想请假过来。"父亲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微微上扬:"好,到时候我让护士通知你。"
离开医院前,我去病房看了林晓雯。她已经办好了入院手续,正在接受各种检查。
见到我,她激动地抓住我的手:"明远,真的太谢谢你和你爸爸了!护士长说陈医生特别交代要优先处理我的检查,大家都对我特别好!"
"那就好,你好好配合检查吧。我下午要回学校了,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
"嗯嗯,你放心吧!我会做个乖病人的!"林晓雯笑着说。
回学校的路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父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他作为医生的责任感。也许,我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深。
三天后,父亲发信息告诉我,林晓雯的手术定在后天上午。我向辅导员请了假,再次前往省城,到医院时,我先去看了林晓雯,她躺在病床上,看上去有些憔悴,但精神还不错。
"明远,你来啦!"她见到我,眼睛一亮,"谢谢你特意请假过来。"
"没事,反正也是答应了你的。手术前紧张吗?"
"有点。"她咬了咬嘴唇,"陈医生昨天又来检查过,他说手术难度很大,让我做好心理准备。但我相信他,你爸爸在医院里可有名了!护士们都说他技术超厉害!"
我点点头:"嗯,他确实挺厉害的。"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这样直接肯定父亲的专业能力。
"对了,这几天医院里来了好多医生看我,说是'疑难病例讨论'。感觉我成了教学案例了呢!"林晓雯笑着说。
"这说明大家都很重视你的情况。好好休息吧,明天我会来陪你。"
离开病房后,我去了父亲的办公室。他正在和几位医生讨论什么,见我进来,示意我稍等。
会议结束后,办公室里只剩我们父子两人。父亲看上去很疲惫,但精神依然集中。
"明远,你来得正好。我刚和团队讨论完你同学的手术方案。"
"情况怎么样?"
"很复杂,"父亲打开电脑,给我指着屏幕上的影像说,"看这里,肿瘤紧贴主要血管和神经,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这可能是我今年做的最困难的手术之一。"
看着屏幕上那个不起眼的白色阴影,我突然意识到父亲肩上责任的重量。"爸,你有把握吗?"
"医生从不谈把握,只谈风险与收益。"父亲关掉了电脑,"我会尽我所能,但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尤其是这种高难度的。"
他顿了顿,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个同学?真的只是普通同学关系?"
"真的就是普通同学,"我坦白道,"起初可能只是被她的情况打动,加上班上其他同学的压力。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我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父亲看着我,突然笑了:"你有时候真像年轻时的我,容易心软。只是我希望你记住,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这句话当时听来只是普通的人生哲理,我没有特别在意。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是父亲的预言。
第二天上午八点,林晓雯被推进了手术室。我在手术室外等待,心情异常紧张。虽然和林晓雯不算特别熟,但此刻她的生命与我父亲的医术紧密相连,这让我无法不担心。
手术进行了整整七个小时。期间,医院的工作人员几次进出手术室,脸色都很凝重。这更加剧了我的不安。
终于,下午三点多,手术室的灯熄灭了,父亲走了出来。他摘下口罩,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有一丝释然。
"手术很成功。"他简短地说。
这一刻,我突然为父亲感到无比自豪。我第一次亲眼见证了他作为医生的伟大——他刚刚挽救了一个年轻生命,这不正是他常年缺席家庭的理由吗?
"爸,你真厉害。"我由衷地说。
父亲似乎被我的称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说:"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你同学现在被送去ICU观察,24小时后如果情况稳定,会转回普通病房。你不用一直在这里等,有情况我会通知你。"
"嗯,我知道了。爸,你也去休息一下吧,你看起来很累。"
父亲摇摇头:"还有工作要处理。你如果没事的话,可以先回去休息。"
看着他疲惫却坚定的背影走向办公室,我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这个为陌生人拼尽全力的人,是我一直埋怨的父亲。也许,我之前对他的评判太过苛刻了。
林晓雯术后恢复得很好。两天后,她被转回了普通病房。当我去看她时,她已经能够简单交流,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
"明远,"她虚弱地笑着说,"帮我谢谢你爸爸。医生说我很幸运,手术非常成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不用谢,这是他的工作。"我重复着父亲的话。
"不,这不只是工作,这是救命之恩。"林晓雯认真地说,"明远,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帮忙,我可能..."
她说不下去了,眼睛湿润了。我安慰她:"别想那么多,好好养病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去医院看望林晓雯。她恢复得很快,医生们都说这是个奇迹。父亲也时常去查房,虽然每次都很简短,但能看出他对这个病例的关注。
半个月后,林晓雯出院了。临走前,她拉着我的手说:"明远,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和你爸爸的恩情。等我完全康复了,一定要好好谢谢你们。"
我笑着送她离开,心里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那时的我,以为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哪知道,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05
林晓雯出院后的第一周,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她按时回医院复查,恢复情况良好,每次见到我都满是感激之情。我也为能帮助她解决问题而感到欣慰。
第二周,情况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天下课后,林晓雯找到我,脸上带着一丝不满:"明远,我昨天去医院复查,医药费清单出来了,怎么这么贵啊?"
我有些意外:"手术前不是说过了吗?按正常标准收费,不会有任何优惠。"
"可是......"她皱着眉头,"都四万多了!我爸妈说这比普通患者贵了不少呢!是不是因为走了你爸的关系,所以特意多收了?"
这话让我很不舒服:"不可能。我爸是个正直的人,绝不会做这种事。你家又不是付不起这点钱。"
林晓雯见我不高兴,立即换了副表情:"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啦!我就是有点意外,毕竟我们还是同学嘛,你爸就不能给我们走走内部价吗?"
"医院不是超市,没有内部价这一说。"我冷冷地回答,"再说了,我爸冒着风险给你安排特殊通道,已经是很大的帮忙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林晓雯敷衍地说,然后转身离开了。
这次谈话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患者对医疗费用有意见是很常见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雯开始在班级群里发一些关于医疗乱象的文章,配上一些阴阳怪气的评论:"某些医生真会做生意""有关系才能得到好治疗,这就是现实"等等。虽然她没有直接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在指什么。
有同学私下问我是不是和林晓雯闹矛盾了,我只能解释说可能是她对医疗费用有些意见。我本以为这只是一时的不满,过几天就会消停。
没想到,事情在一周后突然恶化。
那天晚上,我正在宿舍写作业,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他的声音异常严肃:"明远,你那个同学,林晓雯,她家人来医院闹事了。"
"什么?为什么?"我震惊地问。
"他们声称我们多收了费用,而且质疑手术的必要性,说我们夸大了病情让他们做不必要的手术。"父亲平静地说,但我能感觉到他压抑的怒火。
"这太荒谬了!明明是她恳求我们帮忙的!"我气愤地说。
"他们还有更严重的指控。"父亲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们说你是因为和林晓雯有特殊关系,才求我给她安排特殊通道的。他们暗示我收受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