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围绕“阅读与旅行”的文化对谈在亚朵竹居展开。亚朵竹居联合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发起第14期「领读计划」,以“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为主题,邀请历史学者罗新、作家杨潇与文化传播者杨大壹展开对谈,共同探讨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下,阅读与行走如何共同构成一种更具连接感的生活方式。



“走是容易的,写才是最难的。”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的罗新教授分享了他近年来围绕长城展开的行走研究。在他看来,走过山川大地,是理解历史演进不可替代的路径。作家杨潇则从《重走》的创作经历谈到,当身体处在流动之中,人也更容易与历史发生连接。他认为,“流动”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而阅读和写作,正是在这样的流动中展开。

三位嘉宾的对谈落脚于一个共同点: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一个能承载“走着读、读着想”的空间,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播客主播杨大壹指出,像亚朵竹居这样的空间,在当下城市中承担着某种公共价值,它赋予了人们在旅途中、工作间隙,拥有更多“随手翻开一本书”的可能性。

作为亚朵的常客,杨潇也特别称赞竹居的选书水准:“亚朵的选书非常靠谱,让我愿意在陌生城市把一小时交给它的书架。”



此次“行走的图书馆”活动还同步推出同名“423主题书单”,由亚朵竹居、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联合三位嘉宾共同策划,意在开启用户对文化、历史和精神的探索。据悉,这份书单于4月23日起在全国1600余家亚朵竹居空间陆续上架,供住客与周边居民免费借阅,并支持异地归还。与此同时,亚朵竹居还加入了小红书发起的“小红书游学团”活动,参与用户可前往指定门店打卡领取限定周边,进一步增强文化体验的互动性与在地感。



截至目前,亚朵竹居已在全国开设1600多个阅读空间,藏书量突破百万册。今年,竹居进一步升级品牌定位为“城市人文故事讲述者”,在继续为住客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上,更主动参与城市文化的构建与传播。通过主题书单、文化共创、在地联动等方式,将文化内容融入城市日常;而“领读计划”,更是也已走推进到第十四期,作为城市文化发生地,持续邀请着作家、学者等文化名人,用书开启一场场公共文化的交

自2013年亚朵创立以来,竹居便作为品牌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发展,并以“7×24小时免费开放的流动图书馆”被用户熟知。所谓“流动”,不仅指书籍的异地归还功能,更是一种文化姿态——不设门槛、无需任务,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走进、随意翻阅。

亚朵竹居的“领读计划”不仅是一次主题活动,也是其在“城市人文”主题下的关注之下,持续演进、不断深入的人文实践。在竹居在为商旅客与、社区居民提供推行推进“阅读日常化”路径路径的同时,的又一实践。竹居以书为媒介,借助空间、书籍与线下分享会等等形式,为读者、乃至人文文学爱好者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创造了一个能够可以停下脚步、随手翻阅书的场所。空间,通过并且用持续深耕的内容建设,竹居希望未必改变什么,但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机会与一本书、一次思考、一个城市发生建立真正的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