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竞争压力小”为子女教育移居日本的中国家长络绎不绝 日本各地形成独特的华人社群
在日本的中国移民中,"子女教育"是最常被提及的移居理由。中国应试竞争之激烈更甚日本,即便投入巨额教育费用大学毕业仍面临就业困境,这种不安情绪正在蔓延。家长们纷纷表示"日本的竞争压力比中国小",各地补习班和国际学校涌现大量中国学生。不与日本人往来、自成体系的华人社群也在各地逐渐形成。
■"留在中国拼命也没出路"的移民抉择
"想让孩子在比中国更好的环境接受教育"
2022年带着长子(17岁)和长女(13岁)以经营者签证移居大阪的咨询顾问吴丹(42岁,化名)这样解释离乡背井的缘由。据她介绍,中国从学龄前就开始每天数小时的高强度学习,而今年2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不含在校生)高达16.9%,远超全年龄段平均值(5.4%),名校毕业也难找工作已成常态。
赴日前两年间,吴女士为长子教育投入超1000万日元(约50万元人民币)。这个曾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少年,最终让母亲因"留在国内拼命也看不到未来"而选择移民。长子现考入大阪私立高中,为冲刺东京大学每周参加四天补习。
吴女士坦言:"相比中国,日本竞争压力小。希望孩子能考入好大学扎根日本。"
■中国社交平台热议日本升学情报
吴家兄妹就读的大阪"Argus补习班"里,100名学生中约两成是中国孩子。这家2009年创立的补习机构最初只有日本学生,转折点在2022年——某位中国母亲因不满知名补习塾的教学方式主动联系了这家学校。消息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扩散后,华人学生激增,学校方于2023年专设中文教室。
多数家长持500万日元以上资本金取得的经营者签证携眷来日。中国社交平台上,新移民家长群组里充斥着日本升学资讯。68岁的塾长本寺昭良还应邀录制短视频,解答"如何考取东大"等疑问。
本寺表示:"家长多是近年抵日,教育热情高涨且倾向永久居留。我们想培养支撑日本未来的人才。"
■国际学校费用仅为中国一半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东京某知名升学塾的中国学生占比已达10-20%,专为华人服务的补习机构也在各地涌现。国际学校同样备受青睐,东京备考塾"EGCIS"自2018年起咨询量激增,甚至有家庭尚未移民就通过网课提前准备。
价格优势是主因。代表斋藤幸指出,日本国际学校年均学费200-300万日元(约10-15万人民币),仅为中国最低标准的一半,与欧美相比也性价比突出。"很多学生以欧美大学为最终目标。"她补充道。
东京大学的华人留学生数量五年间增长1.3倍,截至去年11月达3545人,占学生总数一成。
■移民互助沙龙兴起
2022年持经营者签证在大阪开咖啡店的陈芳玉(45岁,化名)也是教育移民的一员。其9岁长子就读公立小学,已适应日语教学环境。"放学能玩到晒黑,在中国简直不可想象。"陈女士虽满意教育环境,自己却仍不谙日语。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年前她创办沙龙,定期在自家咖啡馆举办活动。今年1月中旬邀请华人护士讲解日本医保制度,吸引20余人参与。其创建的微信社群已有近500名成员,每日交流从教育到房产的各类资讯。
"多亏先来的同胞帮助才能立足。"陈女士笑言:"未来想取得永住权。"
■日本境内的"微型中国"
像这样不通日语的华人移民不在少数,但他们普遍认为"不会日语也无妨"。各地自发的华人社群与线上网络相互交织。多数移民将"永久居留"列为人目标,截至2024年6月华人永住者达33.6万人,较十年前增长12万。
研究中国问题的东京大学教授阿古智子指出:"可以说日本已形成'微型中国'。在欧美收紧移民政策的背景下,华人赴日趋势或将加速。"她同时警告:"若华人社群与日本社会缺乏交融,可能引发族群割裂。面对人口萎缩与劳动力短缺,日本亟需全民讨论如何接纳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