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的时间人就没了”,相信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说辞都感觉很离谱的吧,但这的确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

而当这件事被曝光出来后,很多网友也十分惊奇,一个小孩怎么可能在大人的“眼皮底下”直接消失呢?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



女孩离奇失踪

李憬轩出生在2012年,不过比较不好的一点是,在她还未记事时,她的父母就离婚了,之后直到她妈妈和继父走在一起,这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而在生活中李憬轩的继父对这个女儿也是视如己出,十分关心她平常的生活,可以说这样的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

直到2022年7月15日那天晚上,李憬轩的继父张先生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后,便带着亲儿子和继女李憬轩一起来到了重庆市南岸区的大兴场码头玩水。



毕竟当时的温度非常高,玩水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且其实在晚上很多人也会选择去江边散步,这就让孩子的安全性变高了。

很快几人到达了江边,李憬轩当时就下水了,不过因为当时张先生的小儿子年龄还比较小,就被留在了岸边和张先生一起。

如果他们不出现意外情况的话,很可能在玩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回家,不过在这玩耍的途中,张先生的儿子有段时间哭闹,就导致张先生要哄自己的儿子一会儿。



但正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李憬轩就出现意外情况了,当时的张先生在回过神来后,就发现女儿没影了。

刚开始还以为女儿是和其他小朋友在玩,但张先生很快就发现不对,周围其他小孩子玩耍的伙伴中,根本就没有女儿的身影。

作为一名家长,既然孩子失踪那肯定是很着急的,张先生很快就选择了报警,请更加专业的人来寻找自己女儿。



并且随后张先生将这件事也通知了孩子的母亲,让她知道了这样的消息,很快这位母亲就赶到了河边。

虽然两人的心情都是十分焦躁的,但毕竟先找到自己的女儿才是正事,就这样两人开始等待救援队的回复。

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寻觅

李憬轩失踪的消息如同一个炸雷,让一家人陷入绝望,警方和蓝天救援队迅速行动,开始紧张的搜寻工作。



近百人沿着江边仔细搜查了十几公里,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就连下游水流缓慢的淤泥地也翻了个底朝天希望找到一丝线索。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搜救工作毫无进展,依然没有任何发现。张先生反复向搜救人员强调,岸边的水非常浅,女儿身高也不低,即使不小心摔倒,也能很快站起来,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故。



诸多线索显示,李憬轩的失踪不太简单,不像是一场意外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过了一段时间,重庆市公安局对这起案件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判定这是一起拐卖儿童失踪案件。

这意味着警方认为李憬轩是被不法分子拐走,并非走失或者遭遇其他意外,案件性质的明确,有助于警方调整侦查方向,加大侦查力度,尽快找到李憬轩。



为了找回女儿李憬轩,杨阳一家果断关停了赖以生存的轮胎修理店,全身心投入寻女行动,他们印制了海量的寻人启事,上面详细描述了女儿的特征:照片、头顶的黑痣、左肩胛的肉色胎记,以及美术九级的画作,甚至还有她给弟弟喂饭的温馨照片。

为了扩大寻找范围,他们背着打印机和寻人海报,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希望能找到女儿的踪迹。



同时孩子家人还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开设了“寻爱女李憬轩”的账号,每天更新女儿的信息,并将悬赏金额从最初的十万元一路提升到一百万元,希望能得到更多帮助。

这三年里女孩家人收到了很多关于孩子下落的信息,但都被证实是假的,有人说孩子在西南山区,有人说在东南沿海城市,她都亲自去寻找,每次都充满希望,但最终都失望而归。

寻找女儿的过程中,她还帮助过其他走失的孩子回家,看到别人一家团圆,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女儿,也更加难过。



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交织,女孩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女儿,虽然希望渺茫,但她决心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女儿为止。

根据来看女孩的妈妈一直珍藏着女儿李憬轩的素描本,本子的封面上,女儿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长大要当画家,给妈妈买大房子”。每每看到这句话,杨阳都觉得心痛难忍,像是被刀割一样。



她也把女儿的个人信息输入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杨阳心里怀着希望,盼望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找到失踪的女儿,她相信科学的力量,也相信母女之间的缘分。即使时间过去很久,她也从未放弃寻找女儿。

舆论漩涡中的善与恶

在漫长寻找女儿的艰难日子里,杨阳一家不仅要承受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还要面对来自互联网上的种种压力。



一些人对张先生当晚的行为提出疑问,认为晚上九点带孩子去江边玩不符合常理,短短一两分钟孩子就失踪了,让人怀疑他有所隐瞒。

更过分的是有些人直接把矛头指向杨阳,指责她故意引导舆论走向,提前认定这就是一起拐卖儿童的案件,这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沉重的打击。

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让这个原本就饱受煎熬的家庭雪上加霜,不过警方调查发现,张小林当晚的通话和行动都很正常,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可以排除他与案件有关联的可能性。



邻居们也说,张先生平时对李憬轩特别好,每天都负责接送她上下学,孩子们也总是很依赖他,亲切地叫他“爸爸”,这些情况都说明,张先生不太可能做出伤害李憬轩的事情。

所有这些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张先生没有犯罪嫌疑,可以把他从嫌疑人名单中排除,网络暴力,在真相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真假线索,善恶难辨

为了找到女儿,杨阳也经历过许多骗局,一些人通过私信联系她,假称知道孩子的线索,但要求先支付2000元作为报酬。



急切的杨阳每次都立刻转账,但对方收到钱后就立即将她拉黑,消失得无影无踪。类似的诈骗行为,在她寻女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十几次之多。

这些骗局不仅让她损失了金钱,更让她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精神上备受打击,寻女之路漫漫,处处充满挑战与陷阱。

甚至还有一些所谓的“好心人”发来经过PS处理的照片,谎称自己见过李憬轩,以此为借口索要车费。虽然杨阳心里明白这些很可能是骗局,但她仍然心存侥幸,认真地辨认每一张照片。



她的手机相册里保存了整整2846张网友发来的“疑似女孩”的照片截图,每一个模糊的身影都点燃了希望,又让她迅速坠入失望的深渊。

每一次辨认都意味着一次希望的落空,寻女之路的艰难与漫长,也在这些照片里显现出来,杨阳寻找女儿的过程中,也开始关心其他失踪儿童的家庭,主动转发他们的寻人启事,尽力提供帮助。



她明白女儿只是众多失踪孩子中的一个案例,还有数不清的家庭正承受着同样的煎熬,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唤起更多人对失踪儿童问题的关注,助力更多孩子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她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社会问题,并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失踪儿童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需要帮助的鲜活生命。

李憬轩失踪已经一千多个日夜了,妈妈杨阳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她还在努力地更新寻人启事,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最近杨阳正在追查河南某个村庄的线索,她坚信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找回女儿。无论多久,她都会一直寻找下去。

她相信坚持一定会有结果,终有一天能和女儿团聚,这份母爱令人动容,杨阳真诚地说,只要能把轩轩平安送回来,他们不会追究任何责任。,这是所有丢失孩子的家庭最渴望的事情。

他们的心愿很简单,只想孩子能够回家,其他的都不重要,责任追究更是可以放弃,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失踪,这件事引人深思,究竟是道德沦丧导致,还是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陷?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避免他们遭受潜在的危险?这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我们需要共同思考解决之道。

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儿童安全防护网,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反思和行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