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京见·第五届北京中学生戏剧节”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在中国书店中关村店隆重举行。本届戏剧节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散文学会校园工作专业委员会、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中关村网络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下一代艺术人才展示活动组委会、北京龙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影视研修学院专业指导。来自教育界、文艺界、出版界及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少年戏剧教育的发展方向。
启动仪式:以"幻"为媒开启创意之旅
戏剧节创始人王威在启动仪式上回顾了前四届戏剧节的成长历程。他表示:“我们见证了无数青少年通过戏剧舞台找到自信、收获成长。本届以‘幻’为主题的戏剧节,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并作为新的里程碑,为参赛剧目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戏剧节总评委胡军杰强调:“戏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评委,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原创力和表现力,鼓励他们用戏剧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她特别指出,本届“幻”主题将激发学生创作科幻、梦幻题材的剧目,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海豚出版社社会活动部主任耿静表示:“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将整合优质出版资源,为戏剧教育提供文本支持,助力文学与戏剧在校园中的完美融合。”她举例说,海豚出版社出版的“最美奋斗者”系列丛书等优秀读物,非常适合改编为校园戏剧作品。
专家建言:多维赋能青少年戏剧教育
海淀教科院美育研究中心林喜杰从美育角度指出:“戏剧教育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我们期待看到学生在参与中的成长与蜕变,让京见戏剧节成为他们艺术进阶的阶梯。”
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军探讨了文学与戏剧的融合路径,强调戏剧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用。知名制片人刘刚、戏剧节总导演王云、北京影视研修学院表演指导马艺萌则从艺术创作角度,对青少年戏剧的创新表达提出专业建议。北京宇航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孙渝杰主任分享了科技与戏剧跨界融合的实践案例,作家常聪、源子夫则从剧本创作层面分析了青少年戏剧的特色发展路径。
研讨成果:品牌升级与机制完善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达成多项重要共识。
确立品牌名称 :正式命名为“京见·第五届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
组建评审团队 :由胡军杰、徐航、源子夫担任评委;
优化组织架构 :王威任总策划,张辰任组委会秘书长,王云任总导演;
增设专业指导 :开设戏剧大师讲堂,提升参赛队伍专业水平;
扩展参赛范围 :新增小学组比赛,覆盖更广年龄段学生。
开展实践交流:师生共话戏剧教育。
活动现场,来自人大附中、怡海中学、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等学校的师生代表,就剧本创作、舞台表演等实际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据悉,本届戏剧节将持续至年底,期间将举办大师班、工作坊及专题研讨等活动。总策划王威表示:“我们将全力打造集展示、交流、成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推动青少年戏剧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