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滨街充分挖掘地域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精心整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搭建坚实平台,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好从科技强、专利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创新发展之路。日前,海滨街成功斩获 “天津市知识产权特色小镇” 称号,成为滨海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街镇,这是街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


政府搭台 精准“输血”


随着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知识产权领域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步伐和市场拓展空间,成为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为此,海滨街道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并多次走访企业,主动跟进,引导企业制定专利激励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街道指导下,多家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对在专利申请、技术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这一举措有效激励员工创新,专利申请量显著提升,企业专利布局更加科学,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专利授权量从408件增至498件,有效专利量从1623件增至193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达30.7%。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引入多家知识产权法律服机构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对侵权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创新引领 强化“造血”


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才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海滨街积极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企业积极响应,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天津大港油田炼达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专利布局能力的提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可海水直接连续混配的海水基压裂液系列产品,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相关行业标准1项。第二采油厂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申请创新成果78项,其中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0件,发明专利6件,年创效500万元。第六采油厂通过专利布局的规划,以原油上产为核心,坚定科技自主创新,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累计受理发明专利18 件、授权4件,实现质与量的突破。此外,推进企业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助力品牌价值提升。建立并获批了“海滨街商标品牌工作指站”,累计服务200家企业。推动天津大港油田圣达科技有限公司、昊星宇(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拥有的9件特色品牌商标完成了马德里申请,拓宽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

金融支撑 助力“活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成为企业发展的“活血剂”。海滨街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帮助企业将“无形”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的资金支持。街道与与天津中关村科技园共同搭建知识产权金融供需沟通平台。通过该平台,征集街域内企业融资需求,向企业普及滨海新区知识产权风险补偿资金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流程。同时,向金融机构推介域内高价值知识产权持有企业,吸引资金向本地制造业流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天津环渤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齐鲁银行完成2件专利质押融资100万元。


全民科普 固本“强血”


海滨街始终重视知识产权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每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组织“文明城市我先行,知识产权进社区、校园” 等系列活动。累计覆盖1600余人次,发放500余册知识产权相关书籍,让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理念在海滨街深入人心,成为居民们的行动自觉。



下一步,海滨街将以知识产权特色小镇正式揭牌为新的起点,致力于引进更多优质服务机构,推动更多成果转化运用,实现知识产权与街域经济融合发展,打造宜创、宜业、宜居的优质营商环境。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 | 海滨街经济发展办公室

统筹制作 | 海滨街党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