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西安市长安区(自管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公示(公示期限30天)》。
本次规划不仅是一次空间格局的优化,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而且作为西安市“南优南控、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落点,长安区自管区在科创、生态、人文三大优势支撑下,正加速迈向区域能级跃升的关键节点。
通读公示来看,《规划》的发布,是《西安市功能体系与布局规划》的重要落实举措。
其“南优南控”指导思想,意在通过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并举的方式,也将推动城市空间向高质量、高效能、高韧性方向演进。
规划明确提出将主城区打造为“科创产业强区、魅力宜居城乡、绿色发展示范区”,赋予其秦创原创新驱动战略南向拓展的关键支点角色;而引镇片区则定位为“长安智造产业基地”,形成“智造+流通”型复合产业平台。
未来,长安自管区主城区将形成“六大重要发展单元”与“十二个一般单元”,总计划分18个功能单元,构建起结构分明、功能复合的城市发展体系。
其中主城区用地结构:居住用地18.30平方公里,占比约27.9%,体现较高的人口承载预期;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14.33平方公里,彰显生活配套与民生导向;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7.87平方公里,体现“绿色发展示范”的生态底色;交通运输用地10.90平方公里,叠加“九横八纵”骨干路网,强化区域通达性。
引镇片区虽面积较小,仅5.17平方公里,但功能定位精准,工矿、仓储与交通用地比例高.
配合“智能制造产业园”与“大宗散货集散地”的双重目标,具备较强的产业承载与物流枢纽潜力。
此种高效、复合、多中心的规划布局,实质上预示着区域内将形成“职住均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
利于居住区与产业园之间的通勤便捷性与生活舒适度共赢,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极大便利条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安区与地铁三期及后续轨道线网的互动契机。7号线、15号线、19号线未来均有可能会延伸至此。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长安区作为西安南部最大建成区之一,在科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前提下,在规划的指引下,也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吸引力。
根据过往经验,每10万人口增长,往往可带动约3~5万套住房需求。
在合理控地背景下,区域内房产供应将更趋向品质化与结构性匹配,推动市场结构从“增量开发”向“精耕品质”转型。
产业如舟、交通为帆、生态为岸,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生长,不再是盲目的逐利之争,而是有序、有质、有魂的价值生长。
这是西安的“南方力量”,亦是长安的黄金十年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