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美誉,以其雍容华贵之姿与深厚文化底蕴,深受广大市民喜爱。4月23日上午,“花开北京·2025北京牡丹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景山公园盛大举行,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紧紧扣首都花园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以服务市民美好生活为核心导向,本次活动以“花开北京,国色天香”为主题,精心布局国家植物园(北园)、景山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等17大牡丹特色展区,在这里,超800个牡丹品种竞相绽放,或端庄秀丽,或娇艳欲滴,或雍容华贵,以各自独特的姿态诠释着牡丹的国色天香,为市民呈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让每一位市民游客都能沉浸在牡丹的芬芳与魅力之中。
活动精心组织“VR云花展”、“国色天香”主题市集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不仅创新了花卉消费新场景,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更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它们以牡丹为媒介,打造出绿化、彩化、立体化的城市园艺空间,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同时,也唱响了一幅和合共生的首都城市文化画卷,展现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韵味,为首都花园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优品种璀璨登场,科技助力京花腾飞
牡丹,是北京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本届文化节汇集了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800余个牡丹品种,既有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珍品,也有从国内外引进的新优品种。在太阳宫天姿牡丹园内,种植了5万余株牡丹花,不仅有“万卷书”“鸣月”等6株近百年的牡丹树,《国色芳华》剧中“琼台玉露”“怀袖香”同款牡丹在内的数十个珍稀品种,黑、绿、粉、复色等不同色系竞相绽放,让市民游客一次赏遍名品。延庆国色牡丹园更是精心展出了30余种具有北京自主知识产权的“京系”牡丹,像稀有黑色品种‘京墨洒金’、复色品种‘京山云岫’等,充分展现了北京在牡丹育种领域的卓越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带来的自主研发成果“周年花期调控技术”,为牡丹产业注入了科技活力。通过精准控制温湿度与光照条件,让牡丹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绽放。这一创新技术,以绚烂多姿的创新花韵,进一步提升了京花品牌的影响力。
线上线下齐联动,丰富花卉消费体验
为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本次活动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活动期间,北京花卉交易中心、北京花荟港绿植花卉集散分拨中心等重点花卉市场,一盆盆牡丹盆栽植物摆放得错落有致。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枝干粗壮,花朵硕大饱满,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有的造型别致,经过园艺师的精心修剪,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前来选购的顾客介绍着不同品种牡丹的特点和养护方法,让顾客能够挑选到心仪的牡丹。
各大花店、盒马鲜生、“一朵小花”地铁花车等线下渠道联合“北京花卉”小程序、美团、京东等线上平台推出绚丽多彩的芍药鲜切花产品,精心包装成束,供市民选购。其中美团平台在母亲节期间推出康乃馨、牡丹、芍药等花束,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优惠券福利和品质鲜花送到家的服务。
线上线下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丰富的牡丹花卉资源和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选购牡丹等花卉的理想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把牡丹的美丽带回家,感受这份来自春日的芬芳与浪漫。
VR云花展创新体验,数字消费引领潮流
依托“北京花卉”产业链数字平台,推出“VR云花展”。以牡丹为主题核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高度还原各大牡丹展园实景,市民无需出门,只需轻点屏幕,即可“云游”国色天香的盛景。线上展区不仅集中呈现了千年牡丹文化的精髓,还展示了包括中原牡丹、西北紫斑牡丹、江南牡丹等新优良种。搭配3D动态导览、文化典故插画等趣味交互功能,让用户仿佛置身于牡丹花海之中,沉浸式感受“花中之王”的品种多样性与深厚历史底蕴。
同时,活动还贴心推出牡丹赏花地图,巧妙串联特色展园打卡路线。市民扫码定位即可参与互动集章,累计打卡点位还可享受最高8.5折的购花优惠。此外,“惠购绿意”家庭园艺专区也同步上线,牡丹盆栽、园艺工具限时直降,更有专家直播讲解养护技巧,让市民实现从“赏花”到“养花”的一站式数字消费体验。通过“科技+文化+消费”的创新模式,以牡丹为媒介,有力推动了绿色消费理念的升级。
非遗市集“花样”纷呈,牡丹文化焕发新活力
活动期间,邀请了山东菏泽等地的重点牡丹花卉生产企业,共同打造“国色天香”主题市集。市集内设置了牡丹芍药切花、牡丹文创产品、牡丹食品、牡丹美妆等多元化展销区,还融入了牡丹刺绣、掐丝珐琅等非遗手工艺体验,兼具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多角度诠释了牡丹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景山公园作为文化节的重要展区之一,精选了闽北千年非遗精粹,如建阳建盏、武夷岩茶、松溪版画等传统技艺,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匠人的匠心传承,在欣赏牡丹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全新升级的牡丹文创冰淇淋融合了万春亭、凤尾蓝鹊与祥云元素,一经推出便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产品。咬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牡丹的芬芳与京城的历史韵味。此外,公园还特别推出了牡丹主题非遗展演,如宋式点茶、古彩戏法等互动项目,让游客在品味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巧妙融合。活动现场,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参与互动,沉浸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中。
太阳宫公园复刻了《国色芳华》剧中“何惟芳小院”“花满筑花房”等经典场景,还有剧组同款妆造!园艺市集推出洛阳老字号“万景祥”牡丹酥、牡丹茶、牡丹鲜花饼等传统小吃,美食里也充满着甜甜的牡丹花香。4月19日-5月5日,园区将化身露天剧场,每日轮番上演不同主题的精彩活动,汉服巡游、传统乐器演奏、国风舞蹈,与牡丹花海相映成趣。
此次活动通过非遗市集的多维度展示,将牡丹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审美需求相结合,不仅讲好了牡丹故事,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为首都花园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东方美学色彩。
特色展区亮点纷呈,共绘京城春日画卷
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北园)牡丹园始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6.3公顷,收集国内外牡丹品种300余个,集齐了红、白、蓝、绿、黄、粉、紫、黑、复色9大色系,园内有中原牡丹展区、江南牡丹展区、西北牡丹展区及欧美和日本牡丹展区。园中建筑和小品富于变化,油漆彩画方亭、双亭、群芳阁及大幅的烧瓷壁画“葛巾紫”“玉版白”的传说,雕塑“牡丹仙子”斜卧花丛,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期,园内将开展牡丹专题讲座、万物共生大讲堂——芍药花里的中式美学等主题活动。
展期为:2025年4月19日-5月12日。
国家植物园(南园)牡丹起源于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已有2000余年的应用历史;其花可观赏、根可入药、籽可榨油,是我国特有的资源植物。国家植物园南园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3代人的努力,摸清了牡丹、芍药家族的家底,保育了世界上2/3的牡丹种质资源,解析了牡丹品种演化历程和品质形成机理,建立了牡丹产业关键技术体系。牡丹资源的保育及利用研究将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粮油安全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期为:2025年4月10日-5月15日。
景山公园: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大都宫殿考》中记载:“后苑(元代将景山园林称为后苑)中为金殿,四处尽植牡丹百余本,高可五尺,这是关于牡丹在景山形成规模种植的最早文字记载。景山公园自1957年从山东菏泽引进牡丹。1997年开始举办牡丹展,到今年已有二十八年,目前景山公园栽植有牡丹近两万株,500余个品种,栽植面积近3万平米,涵盖九大色系、十大花型,既有皇家御园传统的牡丹名品,也有久负盛名的洛阳牡丹、菏泽牡丹,还包括西北紫斑牡丹和国外牡丹品种,分别栽植于在公园的前后山、观德殿古建院落、西区等。其中不乏姚黄、洛阳红、青龙卧墨池等老龄牡丹,以及深受游客喜爱的绿幕隐玉、黑花魁、乌金耀辉等绿色系、墨色系牡丹。今年景山公园牡丹文化节以“国色牡丹绽春光 景山万春谱华章”为主题,在牡丹盛放的同时,还在园内进行了多处花卉环境布置,包括大型山水盆景造景,沉浸式花境等,带领游客在公园内移步换景探春趣,共赴一场融春日胜景与文化雅韵的沉漫式盛宴。
展期为:2025年4月11日-4月30日。
中山公园:中山公园从1914年创园伊始便开始培育牡丹,已有110年历史,现在中山公园的牡丹花集中栽植在公园西南外坛区域,唐花坞后面的大片古柏林下,150余种1000余株牡丹花在4月中下旬姹紫嫣红。以乌龙捧盛、酒醉杨妃、花二乔等中原传统品种为主,也有来自日本的优秀牡丹品种,如海黄、金阁等,均以花大色艳取胜。为了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中山公园的牡丹,公园已完成科普视频的拍摄,将于谷雨节气在公园的自媒体上播放。
展期为:2025年4月14日-4月27日。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牡丹园在设计上采取自然台地式种植,随山势起伏,并与油松搭配,园内道路曲径通幽,地势起伏有致,植被参差叠落,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艺术。由此,充分衬托出牡丹色艳香清的特点。漫步其间,娇艳牡丹与山林野趣兼得,仿若闯入天然山水图。走进园内的牡丹花海,仿佛踏入一场“世界花友大联欢”。中原与西北的牡丹,花朵明艳大气,尽显豪迈国风;江南杨山凤丹则娇柔温婉,散发着水乡独有的灵秀。九种花型争奇斗艳,九种花色绚丽缤纷,还有罗汉红、玉板白这些珍稀品种,颜值超高,惊艳众人,妥妥的花中焦点。
展期为:2025年4月20日-5月20日。
圆明园遗址公园:自2007年圆明园引进多品种牡丹花,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养护,如今已形成含经堂、藻园、镂月开云、鸿慈永祜、鉴园五个主要的牡丹观赏区,园内总种植面积2万多平方米,牡丹品种有97种。其中,含经堂是我园最大的牡丹种植区,面积大、数量多、品种全,比较好的品种有花王、姚黄、皇冠等。今年重新制作了牡丹铭牌对品种进行标识,供游客观赏。
展期为:2025年4月16日-4月30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资源展示室:主要用于牡丹芍药种质资源、花期调控技术及多元化产品展示。种质资源部分主要包括野生种、国内外栽培品种、自育品种三个系列,涵盖9大色系10大花型,上千个品种。花期调控部分主要呈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牡丹团队自主研发的周年花期调控技术,通过激素、去叶,结合光照、温湿度调控精准把控花期,使牡丹实现周年开放。产品部分主要包含团队自主研发的牡丹芍药花茶、花蕊茶、啤酒、籽油、纯露等系列产品。展示室整体面积150平方米,每轮花期集中展示品种有十多个品种约40株适合盆栽新优品种,如皇冠,绿幕隐玉、秋发1号等。
展期为:2025年4月底-5月中旬(提前预约13671232011,约满为止)。
太阳宫公园:公园内5万余株、30多个品种的牡丹将同时亮相,不仅9大色系、众多花型一应俱全,还从牡丹之都——菏泽引进5棵百年树王,目前,园区内50年以上牡丹古树已经达11棵,让市民游客一次赏遍名品。从太阳宫公园南门进入,沿步道一直向东,就来到了天姿牡丹园。园内众多品种中,既有鸿运当头、粉蝶玉带、中川红、紫朱砂等常见品种,也有迎日红、白雪塔、绿牡丹、珠光墨润等名贵品种,自去年以来陆续从甘肃、菏泽引进。活动期间,园内将开展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邀请广大摄影爱好者用手中镜头定格太阳宫的独特韵味,捕捉牡丹绽放的动人瞬间。
展期为:2025年4月19日-5月初。
莲花池公园:莲花池公园牡丹种植面积3000余平米,150余种牡丹、60余种芍药,以精致、自然、亲民为主要特色。首先,每一株牡丹都精心养护,花大色艳、形态饱满、花朵直径达25公分,充分展现出牡丹花“国色天香”的美丽与神韵。第二个特色是牡丹园结合地形起伏设置,牡丹与山石搭配相得益彰,形成步移景异,景随境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园林景观。第三个特点是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牡丹,获得置身花丛中,人在画中游的最佳拍照效果。 本次牡丹节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牡丹、芍药,还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牡丹芍药科普活动、牡丹文化趣集、读书分享会、牡丹寻踪·打卡集章、非遗焕彩绘脸谱、乐学公园校园艺术展等活动精彩纷呈。
展期为:2025年4月18日-5月5日。
世界花卉大观园:牡丹专题园共计展出200多个品种近3000株的牡丹花,覆盖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及欧洲品种及牡丹芍药杂交种伊藤系列4个品种群,白、粉、红、紫、黑、蓝、黄、绿及复色9个色系。同时园区内还设置了“多巴胺花海”拍照打卡点,让游客拍照打卡,感受春日里花艺作品的魅力。为了给游客提供深度的体验感,科普部特别策划了“春天花花—绘画团课”,由专业的美术老师1v1指导教学,零基础花卉写生课,在执笔定格春日浪漫的同时感受牡丹文化。游客还可以体验手绘牡丹花钿妆造,直观感受中国“以花为美”的历史,让游客从文化消费者转变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展期为:2025年4月13日-4月30日。
花乡公园:10万株牡丹和7万株芍药,涵盖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可让市民尽享赏花盛宴!鸢尾、玉簪、绣球、风信子等组合11万平方米的花溪、花境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步步悦心、移步易景,园区内由和平之礼、易束景观、兰朵造园等专业团队设计的21个精美花园,成为此次活动中一大亮点。同期还将举办“首届花园生活季造园大赛”、亲子自然课堂、植物拓印、多彩市集等丰富多彩的项目,增加活动体验。
展期为:2025年4月30日-5月21日。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北宫牡丹的栽植源于2012年,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北宫人的共同努力下,北宫的牡丹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公园牡丹种植面积8200平米,8000余株,有230余种,主要包括中原牡丹、日本牡丹及自育牡丹三大品系。北宫牡丹最大的花径可达到27cm,花卉的成长环境和状况在北京各个公园中屈指可数,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成为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张名片,花开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展期为:2025年4月20日-5月5日。
通州运河牡丹园:通州运河牡丹园位于通州区漷县镇,园内560亩,共有牡丹花52余种。本届牡丹花文化节期间,为增强市民体验,园区将引进一株300年牡丹古树——魏花,届时百朵紫红等不同形态花朵同时竞放,巍巍壮观,非常值得期待。此外,园区内首次引进曾随“神舟三号”飞船绕行地球,被誉为“太空牡丹”的特色品种——飞燕凌空,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花香芬芳与航天的奇妙情缘。文化节期间,园区还将开展沉浸式《国色芳华》主题文化互动活动,精心复刻剧中标志性秋千装置,吸引游客打卡合影。同时,还推出百年花王祈福、星空花梦区等牡丹花主题的打卡游园、时尚集市等亮点活动,邀请市民深入感受牡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展期为:2025年4月28日-5月15日。
昌平公园:园内拥有天府岚光、溪月松风、湖山春艳等十大景区,是北京市第一批郊区人民公园之一,也是昌平建园史上第一座、昌平老城区内唯一一座综合性公园。公园“以绿为主,以树取胜,以花添美”为特色,牡丹花种植面积达3600平方米,共牡丹和芍药两个品系。 其中牡丹花颜色涵盖了紫色,红色,白色,粉色,粉白色五个品系,牡丹花总计2600余株。
展期为:2025年4月中旬-5月上旬。
贺新公园:贺新公园位于昌平区,是北中轴绿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东至东小口森林公园,南至东小口沟巡河路,西至建材城东侧路,北至地铁13号线,总占地面积1018亩。园内移步易景,林下景观及功能空间丰富为特色,依托原有高大乔木及地形起伏,构建层次辉映高低错落植被群落,例如公园南区平顶山下山花林海,雨水花园中盈盈水畔枫下紫菀,公园北区林海听风,光影雅筑,趣味镜墙等各具特色的迷人景致,使游客流连忘返。园内牡丹现已陆续开放,品种有白玉、赵粉、红霞争辉等,栽植面积达300平米。
展期为:2025年4月中旬-5月上旬。
延庆大榆树镇国色牡丹园:北京延庆国色牡丹园位于延庆区大榆树镇阜高营村,占地500亩,始建于2012年。园内目前收集国内外牡丹品种600余种,芍药品种50余种,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京牡丹新品种30余种。牡丹文化节期间将展出稀有黑色系列牡丹京墨洒金、京龙望月、京龙耀辉、京华墨冠,复色系列京山云岫、京羞、京芳等特色品种。此外,还将设置手工牡丹纯露、牡丹鲜花饼等特色文化产品展销。
展期为:2025年5月7日-5月30日。
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牡丹芍药种植面积达2.7万平方米。共有80余个品种5万余株。牡丹品种囊括了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为代表的中原牡丹种群,西北天水代表的紫斑牡丹种群。包含魏紫、赵粉、鲁菏红、洛阳红、银红巧对、雪映桃花、丛中笑、紫斑等牡丹品种。芍药有大富贵、粉玉奴、紫雁披霜、天山红心等品种。赏花区有万芳花台、中国馆周边、北京园、山东园、同行广场、烽火台等处。其中山东园的海岱盛世牡丹花王,树龄达300年以上,花朵硕大芳香浓郁。文化节期间将同期开展牡丹摄影、中小学科技周、超级草莓音乐节、女子马拉松比赛、斯巴达勇士儿童赛等活动。
展期为:2025年4月下旬-5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