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扛5吨钢卷撞击,车头凹陷但乘客舱毫发无损,这听起来像科幻片的情节,却是东风本田S7在安全测试中的真实表现。



5吨是什么概念?

约等于两头成年非洲象的重量,而且还要与30km/h速度的东风本田S7发生直接碰撞,而东风本田S7需要硬抗5次钢卷测试,难度直接拉满。普通家用车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但东风本田S7却用一场“教科书级”的生存演示,给车主的安全上了“终极保险锁”。





地狱难度的考验下如何做到乘员舱“全身而退?东风本田S7把这个答案融入到了车身每一块钢板的强度、每一处结构的巧思之中。

东风本田S7的整个车身就像一块千层酥——外层用68%的高强度钢吸收冲击,内层用25%航空级热成型钢(硬度是普通钢的4倍)稳住骨架,让车身在撞击时像太极高手一样,一边卸力一边防御。



这也导致同样的撞击下,普通汽车可能会像一块硬饼干容易碎成渣,而东风本田S7则依然稳如泰山,即便侧面被5吨钢卷砸中,车门竟能轻松推开,车身骨架连一道褶皱都没有。

类似的“夸张设计”还被东风本田用在A柱的设计上。大多数车的A柱像一根空心钢管,而东风本田S7的A柱却是采用了三层1500兆帕超强钢,一层980兆帕高强度钢,一层外壳保护,并通过本田独创的电阻焊技术保证多层高强度材的焊接强度,相当于套了“五层铠甲”,再用本田独门电阻焊技术熔接成整体。这让它既能顶住钢卷垂直砸击,又把A柱宽度缩减了20%,从而使得驾驶视野更开阔,安全性却不打折扣。



碰撞慢镜头揭露真相:当钢卷砸向A柱时,五层结构像弹簧一样逐级消力,最终让冲击波“卡”在乘员舱外,形成一堵会变形的智能墙。

亮眼的设计和表现也让东风本田S7拿下了“中国十佳车身”称号,甚至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在车身安全领域,东风本田S7重新定义了‘冗余设计’。”而参与测试的张教授更用大白话解释原理:“车头像海绵一样吸能,车身像盔甲一样抗压,乘员舱就成了绝对安全区——这和武侠片里的‘金钟罩’一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普遍都比较脆弱,在碰撞中极易引发起火、爆炸。而本次测试中,虽然东风本田S7在第三轮侧面撞击测试中有涉及到电池包的侧向位置,但得益于其独特的“套娃战术”,即厚度堪比保险箱1.2万吨压力铸造的全铝外壳、从防刺穿金属网到缓冲凝胶一应俱全的15层物理防护,甚至连电路都做了主备双回路。



细看整个测试就能发现,其电池包没有出现任何将要失控的迹象,不夸张地说,东风本田S7完全是把“软肋”都变成了“铁板一块”。最近“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后,当其他车企还在找解决办法的时候,东风本田S7可以说丝毫不慌,甚至还有闲工夫来思考,如何帮助消费者减轻电池维修的成本负担。



过去的电池包一旦受损基本逃不过整块更换的命运,而价格动辄十几万起步,有的甚至超过购车价,让人直呼修不起用不起,但东风本田S7通过采用多模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哪块损坏直接更换哪块,经过测算,维修费用不及整包维修费用的1/10。

把难题留给自己,把实惠带给用户,这便是有着70多年造车经验的老师傅带给咱们的最大诚意。

当车企疯狂堆砌冰箱彩电大沙发时,东风本田在默默较劲另一件事:用钢卷砸下时A柱的0变形、电池撞击后的0漏液、十年后依然坚挺的车身骨架,让车主在事故后也能自己走下车。



东风本田S7的这场极限测试,既是对技术的自信,更是对生命的承诺,当车企把成本花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时,豪华才有了真正的重量。

至于这场测试是不是自嗨,或许只有那些对生命安全抱有敬畏态度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含金量,而东风本田S7只是想告诉所有人一个朴素的道理:车上可以没有全景天幕、没有K歌功能,但不能没有保命的底线,因为当你面临生命威胁时,真正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推开车门的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