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被亲人夺走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江苏沛县的张彩虹用17年的寻子历程给出了答案。
“我是你真正的母亲!”
1993年,她刚出生的儿子被表哥表嫂谎称夭折并送人。直到2010年,在高考考场外,她手持DNA鉴定报告,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从一个幸福的母亲变成苦苦寻子的中年妇女,这巨大的转变背后隐藏着一段被谎言掩盖的秘密!
十七年前的噩梦
1993年7月,酷热难耐。张彩虹在沛县的一家乡镇医院里分娩,疼痛几乎让她难以忍受。但她一直在给自己打气: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她必须坚持下去。
当孩子的哭声响起时,张彩虹感到全身放松了。她躺在病床上,汗水浸湿了头发,口渴得厉害,只想着尽快见到自己的孩子。“让我看看孩子……”她低声请求。
然而,这份短暂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表嫂王芳抱着孩子走进来,眼神闪烁,语气犹豫:“你刚生完,身体太虚弱了,等你休息好了,我再抱孩子给你看。”
张彩虹心里有些不安,但觉得表嫂说得有道理,也就没再多想。
结果等来的不是孩子的笑脸,而是表哥冷冰冰的声音:“孩子的腿脚有问题,可能残疾,不能留下。”
张彩虹顿时愣住了,仿佛天塌了一样。
她试图挣扎,拼命想要见自己的孩子,可身体虚弱得动弹不得。
表哥继续说道:“这是为你好,孩子有问题,留下来你会很痛苦,我们不忍心让你受罪。”他说话时毫无感情。
张彩虹无法接受,一边哭一边质问他们凭什么这样做。她坚持要亲眼看到孩子,不能就这样放手。
但现在的她根本没有力气反抗,刚刚生产完,身体虚弱到连动都动不了。
表嫂王芳站在一旁,虽然嘴上安慰张彩虹,但她的眼神和态度已经默认了表哥的做法。
接下来的半个月,张彩虹每天都在哭泣,恳求表哥表嫂把孩子找回来。
表嫂一直敷衍说在寻找,直到半个月后,才冷冷地告诉她:“孩子已经死了。”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让张彩虹彻底崩溃了。她呆坐在那里,感觉整个世界都坍塌了,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悲剧的种子
张彩虹的悲剧,其实从她结婚那天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1967年,她出生在沛县城关镇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尽管生活不富裕,却对她宠爱有加。
为了供张彩虹读书,父母省吃俭用,妈妈甚至累出了病。张彩虹懂事又努力,最终考上了卫校,成为了家里的希望。
毕业后,张彩虹回到沛县,成为县医院的一名护士。
她年轻漂亮,学识渊博,受到很多小伙子的青睐,但她却选择了李德军,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人。
李德军比张彩虹大几岁,家境一般,说话带着几分市井气息,但他独特的幽默感深深吸引了张彩虹。
尽管父母极力反对,张彩虹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李德军。
婚后,李家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张彩虹吃了不少苦头。婆婆总是强调:“只有生儿子,才能算是我们李家的‘功臣’。”
第一次怀孕时,四个月左右,婆婆就逼她去查胎儿性别。得知是女孩后,婆婆立刻骂她“没用”,还逼着她赶紧去做引产。
李德军也没有反对,冷漠地站在一旁。张彩虹痛苦地哀求,但还是被强行带到黑诊所做了手术。术后的身体和心理痛苦几乎让她崩溃,但李家对此毫不在意。
对于张彩虹来说,李家就像一台冷冰冰的生育机器,连最基本的尊严都没有。
第二次怀孕时,张彩虹为了躲避李家,回到了娘家。但李家人依然不肯放过她,多次上门闹事,甚至还打伤了她的父母,这让张彩虹下定决心要离开。
某个夜晚,她告别了父母,怀着身孕去了徐州表哥家。
她原以为能在表哥家得到庇护,却没想到陷入了另一个更大的陷阱。表嫂王芳的妹妹一直没能怀上孩子,王芳因此起了歪心思。
偶然听闻,决心寻子
十几年过去了,张彩虹尽量不去想那些往事,重新回到县医院工作,试图过上平静的生活。
她把对儿子的思念转化为对工作的热情,细心照料每一位病人,试图弥补未能陪伴孩子的遗憾。
2010年的一天,她在医院偶然听到同事聊起一件事。“我听说有个护士的孩子曾被认为死了,结果那个孩子现在还活着呢。”
另一位同事接着说,“好像她的丈夫是在汽车站工作的,孩子没了之后他们还离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消息让张彩虹想起了当年的事情。
她开始回忆当年表哥表嫂告诉她孩子夭折时的各种细节,越想越觉得可疑。
她回想起当年的一切,特别是生产时孩子的哭声,表哥和表嫂模棱两可的解释,以及表嫂曾经找她帮忙治疗不孕的事情。
表嫂王芳提到过,妹妹王丽因为无法怀孕而痛苦不堪,曾多次请张彩虹帮忙寻找治疗方法。
这一切似乎指向一个可怕的真相:孩子并没有死,而是被表哥表嫂送给了王丽。为了查明真相,张彩虹开始暗中调查,得知王丽的儿子叫刘尚尚,正在沛县中学读书。
她悄悄去学校看了刘尚尚一眼,发现他的模样和前夫李德军非常相似。
张彩虹决定做DNA鉴定。她收集了刘尚尚的头发,与自己的样本一起送去检测。
结果证实了她的猜测,刘尚尚确实是她失散多年的儿子。她找到表哥表嫂,在他们家中,面对表哥和王丽,质问当年发生的事。
“孩子出生时我明明听到他哭了,为什么你们说他死了?”张彩虹声音颤抖,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面对她的质问,表嫂王芳终于承认了偷换孩子的事,哭着说:“我妹妹当时身体不好,我一时心软,就答应保守秘密。”
张彩虹无法接受这样的理由,愤怒地指责他们自私,剥夺了她和儿子十七年的幸福。
重逢的困境
张彩虹没有放弃,尽管发现刘尚尚已经转学,她知道这是养父母害怕真相暴露,才匆忙带走了孩子。她疯狂打听刘尚尚的下落,求助朋友,几乎跑遍了整个沛县。
两年后,她终于得知刘尚尚会回沛县参加高考,心中燃起了希望。也就是那时,她和儿子相认了。考场外,张彩虹颤抖着将DNA鉴定报告递给儿子,轻声说道:“孩子,我是你的亲生母亲,别走……”
然而,刘尚尚的反应让她心如刀绞:“你就是那个把我丢掉的人?现在拿这个来做什么?”
她努力忍住泪水,哽咽着解释:“我没有丢你,是他们骗了我……真的,孩子,看看这份报告,你真的是我的儿子。”
但当张彩虹登门想要认回儿子时,刘家并不愿意。
毕竟他们抚养了刘尚尚17年,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可能轻易放手呢?
出于对孩子的爱,张彩虹表示尊重刘尚尚的意愿,只希望能有机会探望,并毫不犹豫地答应资助儿子上大学。
刘尚尚决定回到生母身边,这一选择彻底激怒了养父母,他们将张彩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32万元,并归还孩子。
法院最终驳回了他们的诉求,认为刘尚尚的养父母在明知孩子身世的情况下将其抚养成人,不应获得经济补偿。
结语
这段长达十七年的寻亲故事,展现了重男轻女观念对女性和家庭造成的伤害,也揭示了亲情中谎言的残酷。
张彩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执着。17年的时光足以改变许多东西,却无法磨灭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她在面对生活的重重磨难时,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儿子的希望,最终实现了母子团聚。
参考信源
财新网,2012-08-20,江苏母亲张彩虹寻子记
平邑融媒,2023-05-15,2010年,江苏女子见一学生像前夫,调查后竟是她失踪17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