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国女排成立后,很少能够看到她们的官方报道。从中国排协释出的一分钟训练来看,球队的打法已经基本确定,那就是利用速度来弥补网口高度的不足。训练中,吴梦洁弓着身子打着很低很平的平拉开,足见赵勇想模仿黄金一代的想法。
赵勇选择快速打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是国际排坛都在提倡提速,土超决赛费内巴切之所以在拥有3名重炮的情况下丢冠,且1场未赢,还是因为她们整体进攻速度偏慢,连费多罗夫采娃和瓦尔加斯这样的重炮手都拖不动“慢速”的球队,何况是其他人呢。
二是现在这支中国女排的身高确实有所欠缺,不如朱婷、张常宁、袁心玥、徐云丽那一批。郎平能够提出高快结合,还是因为结合队伍的身高,朱婷、张常宁和徐云丽都在195cm或以上,袁心玥更是达到2米,这样的身高条件就算慢一点,也能够形成超手的突破。
反观目前的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最高高度是李盈莹192cm,其次是董禹含190cm,其他吴梦洁189cm、唐欣184cm、庄宇珊182cm;副攻位置上最高的是196cm的万梓玥,接下去是195cm的王媛媛、陈厚羽和王奥芊两人都是192cm、单琳倩只有190cm;接应龚翔宇186cm、范泊宁187cm和杨舒茗193cm。
就这样的攻手身高,中国女排的网口高度比起前几届确实有所下降。既然网口高度不足,就需要有全面、快速多变的战术攻以及有威胁的发球来带动拦防。这一点打法和黄金一代如出一辙,尽管高度不够,但通过快速的进攻手段和精准的拦网起跳时间,大大降低了身高所带来的劣势。不过要想打出黄金一代的快速进攻,后排保障能力就不能差。
打快变的前提是一传要好。当年张娜、周苏红的一传能力在国际排坛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她俩的坐镇奠定了女排有打快变的基础。新一届中国女排要想打快变,一传是关键。就选择的几名攻手来看,除了李盈莹和龚翔宇的一传经受过国际大赛的考验外,其余球员别说国际大赛,就连国内联赛的发球都接不明白。
比如吴梦洁和庄宇珊,虽说有六轮一传的能力,但要达到快变战术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唐欣、董禹含两名球员的一传能力更是糟糕,国内比赛都经常飞一传。另外,除了一传要好,防守和串联也要默契,二传也需要有能力把各个点都激活,攻手自己也要有打快的能力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差一点都不行。现在这批年轻队员的保障能力,二传的调配能力,还有攻手的打快能力都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