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在意大利访问三天后,于4月21日带着老婆和3个孩子到达新德里。

莫迪异常热情接待万斯一家,奉献各种殷勤,讨好这位“印度女婿”。

期间,美印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协议内容聚焦关税互惠、供应链重构及战略技术合作。

协议的细节内容对中国形成了多维挑战。

印度承诺对价值418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中50%以上削减关税,涵盖杏仁、核桃等农产品及医疗设备。其中将美国药品关税从26%降至10%。

美国则暂停对印度加征26%的“对等关税”,但保留10%的基准关税,并要求印度在电子商务领域向亚马逊、沃尔玛等企业开放市场。

双方计划在2025年秋季前完成第一阶段协议谈判,目标是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

这一数据目标超过了目前的中美贸易额,指向性明显。



美印计划在印度建立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厂,生产用于军事平台的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材料,并联合研发6G通信技术。

英特尔将投资15亿美元在印建设封装测试中心,印度则承诺为美国企业提供“安全供应链走廊”,明确排除中微公司的刻蚀机等中国设备。

苹果公司将20%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三星计划扩建半导体封装厂。

这将导致中国电子零部件出口额同比下降9%。

印度还通过“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吸引中国企业在印设厂,但要求技术转让比例不低于50%。

在中国单独抵抗美国贸易霸凌的困难时期,这无疑是落井下石,既要中国投资,又要中国技术。

印度同意2025年将美国原油进口量提升至日均50万桶,并与美国合作开发孟加拉湾海上天然气资源。

双方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关键矿产伙伴关系协议,印度向美国出口稀土氧化物,美国协助印度建立锂资源加工能力,目标是在2026年前实现本土锂电池材料自给率30%。

这一合作直接冲击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产能的80%),帮助美国获得战略物资,削弱中国制裁美国力度。

印度计划采购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就是那种在乌克兰战场专门采用“攻顶模式‌”,垂直攻击俄罗斯坦克顶部装甲的导弹,使得乌军在伊尔平战役大量摧毁俄军T-72坦克。‌

另外还计划采购“斯特赖克”步兵战车及F-35战斗机,总价值超70亿美元。

以减少对俄制武器的依赖,同时也构成对中国边境安全的威胁。

美印的贸易协议特别纳入“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非关税条款,包括数字贸易规则及反腐败机制。

分析认为,美国推动的14国参与的IPEF,其定位是“中国包围网”。

印度在万斯访问当日,就给美国献上“投名状”,对中国热轧卷板等五类钢铁产品加征12%临时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对印35%的钢铁出口份额。中国钢铁企业被迫通过越南、孟加拉国转口。

印度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低效产能,例如本土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仅60%,但依赖关税维持市场份额。

中国若不加速技术升级(如宝武集团的氢冶金项目),可能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被印度逐步取代。

美国要求印度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排除中国设备,导致中国芯片进口量同比下降7%,其中来自印度的封装测试服务减少30%。中国驻印度大使马嘉明确表示反对“技术封锁”,但印度仍加速与美日合作,计划2026年实现本土芯片自给率20%。

印度意在配合美国的半导体“脱钩”。

印度曾对中国光伏组件加征25%关税,并与美国合作开发本土太阳能项目,导致中国对印光伏出口额从2023年的38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12亿美元。

美国向印度提供卫星数据共享及军事技术支持,加剧中印边境对峙风险。2024年中印边境冲突次数较前一年增加40%,印度在拉达克地区部署美制M777榴弹炮。

印度在美支持下扩大对尼泊尔、斯里兰卡的投资,削弱中国“一带一路”项目。

印度与日本联合投资15亿美元升级科伦坡港,直接挑战中国汉班托塔港的区域枢纽地位。



印度对63年前的边境惨败,一直恳恳于怀,只要有机会就对中国下手。

但印度太不自量力了。

中国曾对印度铁矿石、铜矿等原材料加征10%关税,2024年一季度自印铁矿石进口量同比下降71%。印度钢铁企业因原料短缺,产能利用率直接下降一半。

中国曾减少对印度原料药的出口,印度70%的制药原料依赖中国,迫使印度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欧洲供应商,导致其药品价格大幅上涨。

如果这次印度无视中国商务部的警告,那么若中国对印度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清单,就会直击印度军工产业的命脉,因为该国90%的导弹制导系统稀土材料依赖中国进口。

另外,中国对印度还有更致命的杀手锏,那就是医药领域。印度70%的青霉素工业盐、60%的扑热息痛原料由中国供应,这些基础药品一旦断供,印度公立医疗体系可能瘫痪。

反观中国,中芯国际正在加速14nm芯片量产,华为推出5G射频芯片,2024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升至35%。中国还与俄罗斯合作开发12英寸晶圆生产线,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宁德时代在印度尼西亚建设镍矿加工厂,确保锂电池原料供应。

隆基绿能在巴西设厂,规避印度光伏关税。

中国与东盟签署数字贸易协议,2024年对东盟出口增长18%,部分抵消对印出口下滑。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多次强调“中印合作潜力巨大”,并推动两国恢复互派记者、放宽签证限制,缓解印度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天塌不下来”,美国都不怕,还在乎印度吗?

尽管美印协议在关税、供应链、技术等领域对中国构成压力,但中国通过反制措施、技术创新及地缘合作,已部分抵消其负面影响。

印度在中美间的“骑墙”策略,可能加剧其经济脆弱性(如70%的电子元件依赖中国),到头来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