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在东北地区的通化县城,虽然春节早已过去,可是,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来到。到处是皑皑的白雪,到处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可是,这样一个严寒的季节,在通化县城高高的城墙之上,多达三千身着单衣的日本战俘,一个个都被牢牢捆绑着押往城墙高处的行刑地,面对着滴水成冰的白茫茫护城河,在瑟瑟发抖中直挺挺跪下。
而后,驻守通化县的中国士兵,将跪在面前的日本俘虏,一个个用刺刀挑死后,再将日俘的尸体全部踢下城墙。
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巨响,但见日俘的尸体,在厚厚的护城河的冰面上,砸出了一个个冰窟窿,引得冰下的鱼儿一个个都苏醒过来,来品尝这人间美味。
战后杀战俘是战争大忌,更何况,这一次在通化县,一杀就杀了多达三千战俘。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三千日本战俘被杀,却引得通化县当地百姓一片叫好之声,而下令处决战俘的长官,更是被人们当做英雄一样顶礼膜拜。
这位英雄,正是来自朝鲜的抗日名将方虎山。
少年方虎山
说起方虎山将军,他虽然生在朝鲜,却和中国渊源颇深。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在远东一家独大。五年之后,日军攻占汉城,此后,朝鲜并入了日本的版图。
成为亡国奴后,大量朝鲜难民和有志之士,被迫背井离乡,渡过滔滔奔流的鸭绿江,涌向中国的东北,在异国他乡,遥望着沦陷的故土,思考着救国之道。
这些人中,就包括了少年方虎山。
1930年,14岁的方虎山来到中国后,就很快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中。
作为东北抗联的前身,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们,在白山黑水间,反抗着日本人的侵略和压迫。
和中国的抗日志士们一道并肩作战,方虎山虽然不是来自中国,可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同仇敌忾,将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说和中国战友们在一起,在共同的作战目标之外,还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在少年方虎山的心中,他还有一个复国梦。他希望借助中国军队的力量,帮助他打回朝鲜,赶走日本侵略者,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
此时的方虎山哪里知道,复国谈何容易?
日俘暴动
1936年,方虎山在地下党的推荐下,前往莫斯科,深入研究共产主义和军事理论。正是这一次的赴莫斯科留学,让方虎山将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紧密结合了起来,为他日后形成独特的游击战术,奠定了重要的军事理论基础。
1939年3月,从莫斯科学成归来的方虎山,和其他九名学员一道,秘密进入新疆伊犁。这年九月底,方虎山一行人,经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辗转到达延安,不久后,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干部训练队东北干部训练班学习。
此时的方虎山大概不会想到,很多年以后,已经回到了朝鲜祖国的方虎山,会因为在延安的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工作学习经历,让他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抗日战争胜利后,方虎山奉命来到他曾经战斗生活过的东北,组织朝鲜义勇军,和驻扎在东北的解放军一道,积极参与东北保卫战及东北剿匪工作,且战功赫赫。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方虎山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四师,不仅参加了四保临江之战以及后来的辽沈战役,还参与了著名的通化平叛的战斗中。
1946年春节期间,在通化的日本战俘营,前伪满官员孙耕尧蓄意勾结日本关东军战俘营,趁着东北民主联军在通化防守薄弱的当口,竟明目张胆策划了一起极其嚣张的战俘暴乱。
在突如其来的武装暴乱中,近四千日本战俘趁着看守人员不注意,一声令下,一齐武装暴动起来。
看守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手中的枪支武器就一下子被强行夺走了,紧接着,战俘们一拥而上,拿枪的,投弹的,扎刺刀的,一个个都对看守人员开始了疯狂血腥的杀戮。
在一片喊杀声中,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中,在漫天的烟雾中,战俘营大门敞开,数千日本战俘,手拿武器,疯嚣啸叫着跑出战俘营,而后,他们并没有急着逃跑保命,而是手拿武器弹药,来到了通化县城中的医院,将医院内的医生、护士和伤员及前来医院就诊的无辜百姓,无差别的一律进行疯狂杀戮。
一时之间,锐叫的子弹声,疯狂的叫嚣声,痛苦的嚎叫声,在医院上下,充斥弥漫开来。
原本是救死扶伤的医院,竟然在数小时内,一下子就变成了人间地狱,变成了血与火的炼狱,变成了杀人恶魔的行凶地。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这数千日本战俘,在中国的大地上,坏事恶事做尽,在战败无条件投降之后,成为了战俘,仍然不改其疯狂杀戮的侵略者本性。
好在,上天有眼,他们灭亡的时刻已经来到。
通化平乱
远在前线打仗的方虎山,忽然听闻通化战俘营出事后,没有丝毫耽搁和迟疑,方虎山立即带领战士们马不停蹄赶了回来。
其后,作战勇敢、指挥得当的方虎山,仅仅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一举击毙了五百日本战俘,而后,又将放下武器投降的其余三千战俘,全部一个不少地给抓了回来,复又投入战俘营中。
这些手上一次次、一回回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战俘,当他们又一次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战俘营的时候,每天还要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的时候,通化县的广大干群,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一看到这些灭绝人性的刽子手、侵略者每天在战俘营活蹦乱跳好好活着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燃着一把火,每个人都义愤填膺,恨不得手刃仇人,食其肉喝其血,将他们碎尸万段。
可是,要是凭借着意气用事,直接将这些日本战俘全杀了,虽然为无辜惨死的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报仇雪恨了,却又与组织上宽大处理战俘的政策相违背。
然而,如果不将这些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死不悔改灭绝人性的日本战俘处决了,通化县的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又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白白便宜了这一群人间恶魔。
最后,还是来自朝鲜的方虎山拍板决定了,将这些畜 生一般的日本战俘,全部在通化县的城墙高处,一个个都用刺刀挑死后,直接扔进护城河喂鱼去。
当方虎山下定了处决日本战俘这一决定的时候,也有少数人唯政策是依,向上级政策看齐,一再劝说方虎山,不可凭着一腔义愤,莽撞行事。
方虎山听罢,手握冰冷的枪杆,眼望彤云密布的昏沉沉的天空,迎着凛冽的寒风,像下定了某种坚定的决心一般,毅然决然说道,他即使背负骂名,也要将这三千日本战俘一个个就地处决。
说罢此语,方虎山将悲愤郁结的目光望向高高的通化县城墙,握枪的那只手,此刻,握得更紧了。
血债必须血偿,血债唯有血可偿,以血才能洗血。
其后不久,在方虎山的命令下,三千日本战俘,在刺骨的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的极低气温中,一步一个脚印,踏上高高的通化县城墙,踏上他们的绝路。
当日本战俘被一个个挑死,而后又哗啦一声如同垃 圾一般被重重扔进冰窟窿的时候,所有围观的干群都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和喝彩声,大家纷纷向方虎山竖起了大拇指。
据说,扔满了日军俘虏的通化县护城河,当开春温度回升,河水解冻,一河春水又开始潺潺流淌的时候,沿河两岸的人们发现,河里的鱼儿一个个长得又肥又大,可是,这些大鱼,即使游到人们的脚下,人们也不会去捕食他们,因为大家都知道,是三千日本战俘的肮脏血肉喂肥了这些鱼儿。
这就是著名的“通化平乱”。
方虎山也因此一战,名声大震。
方虎山处决三千日本战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民党那里,还传到了国际社会。
国民党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兴奋极了,因为这正是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最好机会,他们跃跃欲试准备大张旗鼓对共产党大加挞伐,极力贬低。
日本、美国方面听闻这一消息,也开始纷纷谴责方虎山,认为下令处决三千日俘的方虎山灭绝人性,希望延安方面,对方虎山严肃处理。
令国民党当局和国际社会没有想到的是,党组织并没有对方虎山采取任何处罚措施,只是对此事冷处理,最后不了了之。
因为此次方虎山下令处决的这些日本战俘,其本身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通化县城百姓人人对这些日俘恨之入骨,将其一一处决,上合天道,下顺民意,有何不妥?有何不可?
此外,方虎山来自朝鲜,又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挡箭牌。
有强大的民意支持,有朝鲜志士的身份,这让意欲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无计可施,最后只得灰溜溜地不再提及此事。
通化平叛之后,方虎山又参加了辽沈战役。
沈阳解放后,方虎山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66师,隶属于东北军区。
此后不久,朝鲜国内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应朝鲜方面的请求,1949年7月,来自166师的的朝鲜籍官兵全部回到朝鲜,被改编为朝鲜人民军第6师团,方虎山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的身份,一变而为朝鲜人民军少将师团长。
此时的方虎山还不知道,他即将在朝鲜战场大放光彩,立下赫赫战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身为第6师团少将师团长,方虎山担负着攻克开城的重要使命。
在战斗中,方虎山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战术,一面修复铁轨,一面与敌人正面作战,以此牵制住敌人,最后率部直插开城中枢前后夹击,将守敌近乎一网打尽。
这一年的8月上中旬,方虎山运用游击战和伏击战,将美国鬼子打得狼狈不堪。尤其是8月12日的凤岩里一战,美军的第5加强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战之后,灰心失望的美军,将此处称为“流血之谷”。
实际上,美军自仁川登陆之后,朝鲜军队大都纷纷溃散,无力作战,更不敢与美军抗衡。
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从中国归来,有着极其丰富的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的方虎山,无惧无畏,敢闯敢打,硬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以游击战、伏击战等战略战术,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道并肩作战,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最终迫使“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朝鲜一战,方虎山突出的军事才能,震惊了世人。
日本评论家将方虎山比作可以操纵雾的高手,是山之幻梦,是雾之刺客,美国人则用幽灵之师来形容方虎山的神出鬼没。
而于中国人而言,方虎山则是历经中国境内战火洗礼,来自东北野战军的一员虎将,真是人如其名。
1950年11月15日,方虎山被朝鲜授予共和国双重英雄荣誉称号,这是朝鲜第一个双重共和国英雄。
结语
令人无比惋惜的是,曾参加过中国八路军和红军经历的“延安派”,回到朝鲜国内,自朝鲜战争结束后,开始遭到金日成的铁腕打压。
军人出身,性格直率,喜好随意谈论政治的方虎山,更是首当其冲。早在1955年4月,方虎山就已经被朝鲜劳动党开除了党籍。
1956年8月,受“八月宗派事件”影响,“延安派”出身的方虎山,一再被打压,直至被清洗,后下落不明,生死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