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因锦得名“锦官城”,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蜀锦已然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而蜀锦的成就又得益于一台精巧的“小花楼木织机”。小花楼木织机出现于唐代,机身平直,中间耸起花楼,楼上悬挂着贮存提花信息的花本。织造时,需要一位工匠坐在花楼,拉动花本横线,提升相应经线以开口,另一位工匠投梭打纬织造。两名工匠屏息凝神,在数万根丝线间穿梭,8小时过去,也仅能织就20厘米的蜀锦。
这一幕,在千年时光里反复上演,却在2024年迎来了颠覆性转折:中国高端女装品牌安娜凯瑟莉与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胡光俊携手启动“蜀锦纹样复兴计划”,以数字化技术与工业革新为这块“丝绸上的活化石”注入新的生命力。
千年技艺,丝路瑰宝
蜀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4000 年前的古蜀国。春秋战国时期,蜀地布帛以“华彩流光、寸锦寸金”闻名诸侯,汉代更成为丝绸之路的核心贸易商品。《华阳国志》记载:“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足见其工艺之盛。至唐代,蜀锦生产达至鼎盛,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远销日本、波斯等地。
蜀锦之所以繁盛,其独特之处在于“挑花结本”工艺。匠人需手工编排上万根丝线,将图案转化为绳结密码,如同“丝绸上的编程语言”。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这一技艺需经挑花、倒花、拼花三道工序,全凭匠人经验与巧思。然而,传统工艺的复杂性与低效性,使得蜀锦逐渐与现代消费需求脱节。
胡光俊,作为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对这一困境深有感触:“传统织机需两人配合,日均仅织数厘米,成本高昂,难以规模化生产。”2024 年,安娜凯瑟莉的加入为蜀锦复兴带来新契机。这家以“东方美学现代化”为核心理念的高端女装品牌,与胡光俊团队共同启动“蜀锦纹样复兴计划”,目标是将传统纹样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资产,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库。
古法新解,科技赋能
2024年3月,安娜凯瑟莉与胡光俊双方联合成立成都古蜀蜀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聚焦蜀锦织造设备改良与纹样数字化开发,推动非遗技艺高效传承。“我们不仅要保存纹样,更要激活其文化基因。”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已完成超千余幅传统纹样的数字化建档,涵盖瑞兽、云纹、连枝等经典元素,并建立语义数据库确保文化符号的精准传承。
为解决传统织机效率瓶颈,安娜凯瑟莉投入千万元研发智能织机,计划以“挑花结本”原理为核心,引入数控系统与智能传感器,将手工绳结转化为电子指令,以提高织锦速度。“这不是替代传统,而是让非遗技艺适应现代节奏。”胡光俊强调。
在消费端,安娜凯瑟莉推出“蜀锦+”概念,致力于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生活。2024年的品牌10周年“时锦”大秀就将非遗蜀锦与时装结合,精心演绎了一场多元文化碰撞之美。未来,公司还计划建成品牌艺术园区,传承教学蜀锦蜀绣等非遗织造,全方位打造城市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
蜀锦的千年演变,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文明对话。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沿丝路传播,唐代蜀锦成为异域贵族的身份象征,今日的蜀锦智能织机与数字纹样库更将其推向全球舞台。安娜凯瑟莉的国际视野与胡光俊的匠心理念,正共同书写蜀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