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5年金牛区“知产赋能·创新领航”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场活动暨“科创天府 智汇蓉城”轨道交通知识产权成果供需对接会举行。来自高校、企业、投融资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展开分享。



活动现场,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分别展示了“新能源高效电压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无水送药口腔速溶技术”等前沿项目,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加力机电有限公司分享了装备制造领域创新成果。在主题分享中,知识产权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全球化布局中的知识产权策略展开深度解析,为企业“出海”提供实战指导。



值得关注的是,在蜀绣地理标志产品推介环节,成都蜀绣传习所负责人胡晓盼受聘担任成都市第八中学校非遗及地理标志产品项目办学顾问,双方将致力于增强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意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项合作成功缔结

为金牛企业发展赋能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与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签署科创型企业IPO孵化服务协议。



据了解,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是在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整合多部门力量、联合多方机构建设的以知识产权为抓手,推动企业上市为目标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年,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达成了共建“金牛站”的合作,深入开展了多样化的企业服务。

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副总监杨佳慧提到,目前,“金牛站”成功完成了企业库、服务机构库、专家库“三库”征集方案的撰写,并定制化解决了技术转化、融资合规等多项难题。“今天与金牛企业进行的战略合作签约,是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服务企业工作的一次成果体现。接下来,我们会在知识产权、战略引导、合规审查等方面对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我们也将持续深化政策、资本、服务融合,助力金牛区打造西部科创上市高地。”



签约仪式上,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奥古斯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众为达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侵犯专利权责任险”,服务内容覆盖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领域,标志着知识产权保险服务迈入新阶段。

供需成果精准对接

助力“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活动中,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轨道交通领域重点专利转化供需清单,清单涵盖轨道交通装备、医疗器械、创新药物、机械制造等新型产业板块众多专利成果,旨在为成果转化提供精准指引。



现场,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就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作现场推介。据了解,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是在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由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起,重庆(国际)单轨协会、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等轨道交通产业协会以及成渝两地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成立的开放性、非营利、非法人组织。目前,联合体已吸纳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新津区和重庆市渝中区的40余家企业、5家高校院所、1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入,涵盖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达成共同更新和发布专利成果清单、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专家人才库等合作事项。

据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项目负责人谭新民介绍,联合体在2024年揭牌成立后,同期推出了成渝轨道交通产业专题数据库,整合全球57万条专利信息,并发布了高校成果供需动态清单。2025年,成渝两地市场监管局签署了跨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发布了《成渝轨道交通产业技术人才协同发展合作规划》,建立了联合维权、数据共享、人才共享机制,并启动了首批联合研发项目。“未来,我们将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主体,继续深化企业对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需求,把高校院所的高价值科技成果整理出来,向我们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发布。”

谭新民表示,下一步,创新联合体会根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结合企业研发需求,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岳乐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