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养老金的调整重心,在两会期间就强调了,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确定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20元。
最低标准从123元/月,提高到143元,涨幅达到了16%。对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调整方针,也对低收入群体很照顾。
一、定额调整成重点
在养老金调整中,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定额部分,跟基础养老金多少无关,大家统一增加固定的部分。缩小高低差距的方式,就是大家都统一增加养老金。
注意,咱们说的重点是增加,一定是加算而不是乘算,后面会统一计算说明。
二、挂钩调整比例降低
挂钩部分涨幅,直接跟基础养老金有关。
各省挂钩系数,基本在0.5%-1.5%之间,基础养老金越高,上涨的养老金就越高,缩小挂钩指数,有利于缩小养老金根本差距。
工龄部分,对于工龄单价的调整,也能在政策中,对于工作年限长的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的补贴。
工龄单价阶梯化开始普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大部分分为几个区间:
- 15年以下:每年工龄增加1元
- 15-25年:每年工龄增加1.5元
- 25-35年:每年工龄增加2元
- 35年以上:每年工龄增加2.5元
三、高龄倾斜拉高下限
高龄补贴部分,各省份在养老金上涨中增加,70岁/75岁/80岁,每月能额外增加10-80元。
各地区还会有高龄一次性补贴。
例如山东退休人员,到达70岁/75岁/80岁,每月一次性增加290元/190元/360元。
四、提高养老金加算部分
养老金上涨,除了挂钩调整跟基础养老金有关,其他的调整,都是按照地区或者工龄进行加算,有利于缩小差距。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退休人员工龄30年,退休金2000元和6000元,
定额40元,挂钩指数0.8%,工龄单价1.5元
退休金2000元上涨:40+2000*0.8+30*15=101元
涨幅比例:101/2000=5%
退休金6000元上涨:40+6000*0.8+30*15=133元
涨幅比例:133/6000=2.3%
由此可见,目前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对低收入群体是很照顾的。
再加上固定的高龄补贴部分,也都是固定数额的加算,这些都会慢慢缩小养老金高低的差距。
五、政策倾斜原因
国家重点照顾低收入群体,也是为老百姓减轻负担。对于每月养老金高于5000元的人群,养老金的上涨多少,并不会直接影响生活。
但对只有一两千的退休人员,每月全指望这笔钱生活,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既能保障他们的生活基础,也能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
政策倾斜,也能看出国家调整的人性化,重点照顾那些需要照顾的人,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活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