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的身体机能下滑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他偶尔整个扣篮追身空接,大家玩玩40岁新秀的梗,身体机能下滑也当然众所周知。
力量或许不会下滑太多,长年训练的核心让他(有体力时)能在防守端像个小号内线一样抵住冲击,但进攻端的爆发力一定大幅度削减了,神经传导决定的反应速度与控制力,不说下滑,起码波动更大了。
后者是我理解中,勒布朗场与场,甚至节与节之间,专注度起伏如此之大,时不常就智慧时刻的原因。
而勒布朗后期的突破一贯是不追求摆脱,主打用步点、对抗来控制身位、制造终结空间的——身高、体重的优势起码得有一样,不然就得努着劲突,加速体能消耗。
并且勒布朗年纪上来后,注意力偶尔下线导致的传控失误,也影响了他逆向挡拆点小个时代护球,时不常给你整个运脚面也是常事
所以勒布朗突破的力气主要留在第四节,前面当然也会点缀一些,但未必全力,更多时间的组成是两腰的背身、利用头脑的切入和转换、面框的持球跳投或远射,总之已经不太就着有强度的对位反复攻击。
说白了,勒布朗现在除了第四节全力突那三两分钟,其他时间需要寻求的不只是错位,还有时间差、动态空间。
因此我觉得湖人第一场的进攻,是思路和状态的问题占大头,他们理应知道自己的进攻应该怎么打,如果这几个人凑一起连基本思路都明确不了,那他们确实值得解散。
所以雷迪克说为勒布朗设计无球起手是对的,当然目前还只是理论。
需要为此大费周章么?需要。
东契奇作为进攻第一人的水平目前来看没问题,里夫斯在这种局能稳定成为第二人则还是未知数,他作为白人后卫而投射未至顶级的特点决定了他不一定能一直惩罚错位,湖人的拼图又缺乏好的终结能力,想从东契奇以外抠稳定输出,勒布朗是主要选择。
而勒布朗防守端如果是球队的第二人甚至第一人,那进攻端就得允许他做很多时间的第三人,就应该有这个待遇——外线定位的1/2人应该更多创造,而4/5人不配要求待遇,勒布朗理论上可以转化很高的效率,所以他可以这么要求。
这个评价或许看着有些刺眼,但以湖人目前的环境和勒布朗的状态,这是最好的排序,毕竟海斯如果不好用,那防守端能靠的也就这么几个人了。
当然,如果他是2月那个状态,或者里夫斯能场场25分进3/4个三分,那上面这些都可以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