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董兆瑞)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北京(海淀)分会场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年,海淀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3万件,占全市44.7%。


活动上,海淀区发布了《2024年度海淀区知识产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构建“五位一体”新格局,全方位展示区域知识产权创新生态建设成果。

《白皮书》显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紧扣首都战略部署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高质量专利布局,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3万件,占全市44.7%;PCT专利申请量5636件,占全市的46.6%;至 2024年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39.95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4倍,全国的38.5倍;技术合同登记总额达3806.9亿元,占全市的41.6%。


活动还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等8家单位颁发了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工作站牌匾,并确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单位作为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

“我们将依托实践基地,向预审员实地展示研发一线最新成果,推动专利预审资源和创新资源有效对接,帮助我们合理运用各种专利申请策略找到保护技术成果的最优方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等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还将组织开展60余场知识产权进校园、进园区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等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理旁听,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