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合肥市阜阳路与阜南路交口西北角,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改造项目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着最后的地面清扫和设备调试,场馆内的工作人员则细致地检查着每一处设施,为即将到来的开放做最后的准备。


历经两年精心改造
这座承载着合肥人

数十年记忆的老场馆
将以“全龄化智慧体育综合体”的全新姿态

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新地标

SPORT

沉浸式体验

智慧场馆勾勒运动蓝图

沿着崭新的步道进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田协认证I类标准田径场。阳光下,红色塑胶跑道熠熠生辉,工作人员正手持专业设备,对跑道的弹性系数和防滑性能进行最后的检测。

“未来,市民可在这里晨跑或夜练,享受到专业赛事级的运动体验。”合肥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庆雨介绍道。


转身便是拥有8条标准泳道的游泳馆,清澈的池水在灯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水循环系统正高效运转。

隔壁的羽毛球馆内,18片刚完成专业打磨的木地板场地散发着自然木香,工作人员正调试着智能照明系统——这套系统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自动调节光照强度。棋类馆内,电子计分屏已调试完毕,象棋棋盘整齐排列,静待赛事启幕。


室内篮球场内,两拨球员正在进行场馆训练测试,球鞋与地面的摩擦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为这座即将全面开放的场馆提前注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未来只需通过“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微信小程序,即可实现场地预约、扫码入场,甚至连场馆灯光都会根据预约时段自动开启,智慧化服务贯穿运动全程。

SPORT

匠心雕琢
老场馆的“逆龄”密码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场馆,曾是几代合肥人的运动记忆载体。


老合肥体育馆

如今从“历史地标”到“城市活力枢纽”的蜕变,背后是4万平方米改造、3.86亿元投资的系统工程。项目遵循“减密度、增空间”原则,拆除旧游泳馆、网球场等1.1万平方米建筑,新建2.8万平方米的智慧场馆群,包括恒温游泳馆、地下车库等,同时扩建1.5万平方米田径场,提升1.45万平方米绿化景观,让老空间焕发新活力。


SPORT

民生温度

全龄友好的“十五分钟运动圈”

“我们不仅要打造硬件标杆,更要让每个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运动的快乐。”项目负责人陈庆雨的话语中饱含温情。


地下车库内,511个停车位整齐划一,其中108个配备新能源充电桩,可实时显示空位信息,彻底解决“停车难”痛点。

在惠民政策上,中心严格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低免开放政策:羽毛球馆上午时段每小时仅15元,四人拼场每人不到4元;田径场除合肥市田径队训练时间之外,在规定的时间段向市民免费开放。场馆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覆盖每一层,中心还为所有入场市民购买公众责任险,织密安全防护网。


从红砖瓦房到智慧场馆,变的是设施,不变的是为市民服务的初心。记者了解到,中心将构建“体育+”多元场景——不仅是运动场地,还将成为赛事举办、健身培训、休闲社交的城市公共空间

来源:合肥晚报

编辑:王楠楠

责编:左开勋 何士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