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世界开放指数下滑,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关键时刻,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贸易投资合作开辟前行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浦区与区内外贸外资企业和涉外机构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一场“破局之会”应运而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季度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杨浦区与区内涉外机构、企业定期座谈交流机制,今天(4月22日)下午,杨浦区举行涉外机构和企业圆桌交流会。区委书记薛侃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主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董海明,区政协副主席明依出席。

在挑战与机遇面前,携手合作、创新发展

被倾听、被尊重,还有实实在在的惠企、利企创新举措,深深打动了企业家们,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与杨浦携手同行的信心。

“在全球贸易版图上,杨浦如何找准定位,打造独特优势?”“面对复杂形势,企业最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支持?”……

会议现场,区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纷纷化身“首席交流官”,与区域内涉外机构、企业代表一起,平等对话、交换意见,为大家解迷局、明方向、提信心、再鼓劲。上海市数字贸易协会、杨浦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新加坡RCEP服务中心、北欧创新中心(巴西中心)、旧金山湾区委员会上海办事处、耐克、正大卜蜂、夺畅网络、新眼光医疗、康麦斯机电等10位涉外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们畅所欲言,介绍了各自发展前景以及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多位企业代表坦言,在挑战与机遇面前,唯有携手合作、创新发展,才能在全球经济风浪中稳立潮头。

稳外贸扩内需是一道命题作文,杨浦将认领答卷,与企业同题共答

薛侃说:“稳外贸扩内需是一道命题作文,杨浦将认领答卷,与企业同题共答。”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机构、企业感到十分暖心。

围绕企业的诉求和建议,薛侃表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客观冷静看待新形势。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冷静,客观看待当前形势。既要看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早有预判,已经制定了有力的应对举措,也要看到杨浦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踏上坦途。

要沉着应对综合施策,更好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用自身的确定性更好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才能实现逆势飞扬。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外贸升级,抢抓扩大内需机遇,深度参与国内市场,以优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更好实现自身发展。要推动业务布局优化调整,在中国、上海进一步扩大投资,重构本土化供应链体系,谋划更长远发展。

要积极走出去,扩大开放深化交流,打开发展新空间。在当前全球化遭遇挑战的复杂情况下,更需要积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在开放中共享机会和机遇。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大胆“走出去”“抱团出海”,在新兴市场的广阔“蓝海”中打开发展新空间。要持续加强人文交流,积极抓住当前各国企业、高校和民间组织希望加强与上海人文交流交往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更高水平的人文交流活动,建立稳固互惠的纽带。

区委、区政府将强化优化服务保障,助力涉外机构企业更好发展。持续打响“暖杨洋”杨浦外资服务品牌,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继续当好各类涉外机构和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让大家聚精会神办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衷心希望企业家们继续与杨浦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杨浦将全力以赴让企业安心扎根、放心发展。”薛侃说。

圆桌会上,区商务委介绍上海市、杨浦区相关涉外政策和稳外贸工作举措。


交流结束后,与会机构企业代表参观了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深入了解了上海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成就。人民城市理念深深触动着每一位代表,也让他们对在上海、在杨浦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文字 |封辰霏

图片 |左原野 董鹏飞

编辑 |李熙阳 郑潇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