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我发现经常有些社会人士,并不了解管理咨询行业以及MBB等顶级公司的生意模式以及他们给客户创造价值的方法,在评论咨询行业时,常常带有对咨询想当然的误解。

其中最常见的误解就是认为管理咨询公司是“卖方法论”的。

管理咨询行业的核心在于帮助企业解决复杂问题,顶级咨询公司以其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全球影响力著称。企业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管理咨询工作涉及战略制定、运营优化、组织变革、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每个企业的背景、规模、行业特性和具体挑战都不同,因此需要咨询公司提供高度定制的解决方案。

咨询公司以其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方式,致力于为客户的组织中每个层级提供服务:无论是作为高管的可信任谋士,还是作为一线员工的实践指导。

在顶级咨询公司里存在着多学科的人才构成,既有具备咨询技能的“通才”,也有专精于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还有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实施教练”,还会利用各种兼职高级专家、外部专家网络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共同合作,来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也保证了咨询公司在提供定制化服务时,具有切实解决客户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很多人认为咨询公司没有实践经验,这也是不了解高级咨询公司的内情。

很多人认为咨询公司“卖方法论”,其实是把社会上那种“华为系”卖IPD、BLM、DSTE等方法,认为是“做咨询”了。一般来说,正规管理咨询公司是不太承认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叫“管理咨询”,最多认为这类标准化知识转移的服务叫“管理培训”,“做IPD”不被认为是管理咨询。

正规管理咨询公司强调其服务“定制化的、精确的和彻底的”,这种定制化确保咨询服务直接针对客户的痛点,带来实际的、可衡量的成果,而不是实施标准化的、通用的、泛泛而谈的某个方法或者模型。

在咨询行业,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不仅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顶级咨询公司通过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其专业能力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从而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在管理咨询行业里的实际存在的潜在鄙视链,就是高级公司通常认为自己定制化程度高,所以收费也高,而会鄙视收费低的咨询公司定制化程度低。

这很容易理解,就像私房菜餐厅比快餐卖得贵一样。

尽管顶级咨询公司主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但它们确实拥有标准化的方法论和框架,这些工具是其服务的一部分。例如一些量表型的评估工具、一些解决某个特定业务问题的软件工具。咨询公司这些工具一般不直接出售或者单独出售,而是作为给客户解决问题时的参考框架及辅助工具。咨询公司问题解决过程是一套结构化的方法,但它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和应用。标准化工具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产品。

顶级咨询公司往往还开发、包装某些特定课题的服务产品(offering),这些“包装”的服务并非直接出售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咨询公司长期积累经验后形成的知识产权,供客户参考或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些服务可能有标准化的组件,但最终交付仍是定制化的。

顶级咨询公司非常强调对于数字化技术、专有数据以及know-how等知识的积累,即所谓的“知识资产化”,在咨询项目中重用。这些资产形成在企业诊断、市场情报、管理技术和分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虽然有标准化的元素,但始终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为了提升交付效率,顶级咨询公司在服务中会努力平衡工作中的标准化与定制化的成份,它们通常采用以下方式:

1. 标准化工具作为起点: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框架和方法论作为分析的起点,便于快速形成问题洞察和问题解决的假设。

2. 定制化应用:根据客户的具体行业、规模和面临的问题,调整标准化工具的应用。咨询不仅仅是提供建议,而是帮助客户实现实际改进,这需要高度定制化的服务。

3. 灵活的团队配置:为每个项目组装具有适当经验和专长的团队,确保多学科协作的团队符合客户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咨询公司时,应关注其是否能真正理解自身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依赖标准化的工具。对于咨询公司而言,持续开发标准化工具并灵活应用,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