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制协法务工作委员会
2025年4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法商论坛在北京市朝阳区朗园Station·准点剧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影视项目高效管理体系——法、财、税一体化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法律界、影视界的300余位从业者共同参与。本次论坛探讨了影视行业在法财税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现状与挑战,旨在为全国影视行业寻找统一适用的税务解决路径和规则体系,共同助力中国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论坛由中制协法工委秘书长沈宏罡主持。据他介绍,本次论坛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联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教席主办,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共同协办,聚焦“影视项目高效管理体系——法、财、税一体化建设”主题,为行业规范化建设寻找可行路径。
沈宏罡
中制协法工委秘书长、制片人
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中制协法工委主任阳子首先致开幕词。阳子表示,影视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法律、财务、税务等复杂问题,法财税一体化管理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阳子主任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碰撞,构建规范、创新的行业生态,助力中国影视走向世界。
阳子
中制协法工委主任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 评奖部部长李苒则代表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等主办方对来宾表示欢迎。她强调,影视项目的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法律、财务、税务单兵作战模式已难以为继。李苒倡议行业同仁打破认知壁垒,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一体化标准,共同绘制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李苒
中制协法工委副主任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国际传播中心主任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奖部部长
在主题发言环节,腾讯集团法务部高级法律顾问张元媛率先分享了关于AI知识产权保护与挑战的话题。她表示,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版权产业相互赋能,带来了诸多变革,但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张元媛通过短视频及浏览器领域的具体示例,深入分析了AI技术背景下作品转化与传播速度加快、产品模式类型增多,以及AIGC内容重塑创作生态等方面的特征。她指出,在技术手段的助推下,侵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规模化态势,版权人遭受严重损失,这极大地制约了影视版权行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张元媛认为技术企业与平台应当积极作为,完善版权管理工具,强化内容审核机制,规范AI 使用边界。张元媛呼吁,面对 AI 技术给影视版权行业带来的挑战,各方应凝聚共识,通过提高司法判赔额并加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力度,切实保护优质影视作品的版权。只有这样,才能让优质数字内容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使AI真正成为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张元媛
腾讯集团法务部高级法律顾问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姜宇嵘提出问题:“都这样做”就真的安全吗?进而围绕联合摄制合同的定性问题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影视联合摄制合同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模式,即合同投资模式。合同投资模式下投资款应当怎么记账、怎么开发票,没明确的规定,业内没有规则可以遵循。我国自2002年起鼓励投资电影项目,至今满二十四年。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电影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行业在投资合同定性与财务记帐处理、税务处理上仍然存在脱节现象。现在的问题是电影项目投资发展的高要求与财税政策相对滞后的矛盾。投资环节财税处理不清晰,利益分配环节只会更混乱。这些问题是结构性的、政策性的,已严重影响整个交易安全和影视项目的利益规划。我们不追求不合理的利益,但我们希望有一条明确的路可以走,有明确的规则可以遵循。姜律师呼吁行业从全局着眼,努力推动规则的建立。提出在行业协会的主持下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摸索出合理、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推动规则的建立,为影视项目投资提供明确、稳健的路径。
姜宇嵘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国家特级税务师、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宫滨从税务专家角度分析了电影行业中的企业和个人税务热点问题。他介绍了投资方和制片方之间投入资金及开票等事项的具体处理方式,并指出了当前行业在税务处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风险。宫滨建议行业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合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影视行业的稳健发展。
宫滨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
国家特级税务师
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韵以《法律与影随行——影视项目合规化管理》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从剧本创作、招商引资、拍摄制作、后期制作和发行等多个环节入手,详细剖析了影视项目全流程中的法律风险点,并提醒行业同仁在追求艺术创新的同时,务必注重合规管理,确保项目在合法框架内高效运作。王律师在总结中指出,电影全流程过程中,律师不仅仅是救火队员,更是风险防范者,从创意诞生到改编拍摄,从发行分账到后期商业开发,律师通过专业法律服务保障电影在合法框架内高效运作,守护电影人一路前行,法律与影随行。
王韵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
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制协法工委法务委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娟主持。对话嘉宾分别围绕影视项目管理中法、财、税现状,影视项目中的“合同型”投资合作与“公司制”投资合作、影视项目中的AI知识产权、税务热点和难点问题、著作权相关案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王娟
中制协法工委法务委员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中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韵表示,在影视项目操作中,合同型合作模式占据主导,公司型合作模式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影视项目风险高、周期不固定,合同型合作相对更为灵活,可随时调整合作关系,快速整合资源。相比之下,公司合作涉及股权、管理架构等较复杂问题,决策流程相对繁琐,难以适应影视行业多变的特性,所以合同型合作在中国的影视项目中更受青睐,应用相对较多。
王韵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
北京中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中制协法工委副主任,华谊兄弟公司法务总监李璟珏表示,在影视项目投资领域,合同形式投资与股权投资各有优势与挑战。合同形式投资灵活性高,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责、收益分配及退出机制,适合短期合作与风险隔离,但存在履约风险与收益不确定性。股权投资则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者成为项目股东,深度参与决策并共享项目成长红利,能增强项目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但面临投资周期长、退出渠道有限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项目特点、资金需求与风险偏好,合理选择投资模式,完善合同条款或优化股权结构,确保投资安全与收益,促进影视项目顺利推进。
李璟珏
中制协法工委副主任
华谊兄弟公司法务总监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姜宇嵘指出,电影项目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特性。行业数据显示,电影项目亏损案例较为多见。若每个电影项目都成立包含所有投资方的项目公司,一旦项目亏损则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实则这是行业特性所致。同时,从业者普遍认同,影视并非单纯商业行为,还有艺术追求,即使商业失利也可能收获艺术成就与社会效益。姜宇嵘强调法律人和财税人应充分尊重行业交易习惯与诉求,避免用不合时宜的所谓先进结构强行适配。只有贴合行业特性,才能推动影视投资健康发展 。
姜宇嵘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宫滨指出,在影视行业投资中,公司制与合同制在财税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影视行业具有支出集中在前、收入集中在后的特点,单就这一点而言,与房地产行业有些类似,但影视行业的产品并不像房地产行业那样有实物不动产的物理存在。当前行业法规与实践中并不强制要求电影行业设立项目公司。从财税角度看,如果采用项目公司制,不同公司间的盈利与亏损无法在企业所得税上实现盈亏互抵。举个例子,如果A公司盈利,即便其控股的B公司发生亏损,A公司仍需就其盈利全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合同制下,公司内的不同合同项目间可盈亏互抵,继续前例,假如A公司的X电影盈利一亿元,Y电影亏损八千万元,则A公司按盈亏相抵后的金额也就是两千万元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宫滨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媛媛表示,在影视投资领域,项目公司制与协议安排各有优劣,需依项目情况抉择。在她二十多年项目经历中,主动要求成立项目公司的客户较少。好莱坞虽常用项目公司模式,但国内影视行业有其特性。影视是资产、资金与人员密集型产业,若成立项目公司,让众多投资人成为股东并不现实。影视投资资金逐步投入,且涉及增资等问题时,遵循公司法流程较繁琐,影响效率。实践中,小项目或几百万投资、仅两个出品单位的情况,不排除成立项目公司,但两三亿投资的项目,协议安排更便捷。总之,影视项目投融资需结合自身情况,审慎选择投资模式 。
董媛媛
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中制协法工委秘书长、制片人沈宏罡博士指出,在影视投资领域,项目模式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好莱坞电影项目搭建离岸股权制项目公司几乎是商业惯例,但国内影视市场有别于此。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制作,国内影视公司多采用轻资产扁平化管理,有项目时以剧组为生产单位,主控方负责制作管理、投资方一般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灵活性相对较高。若每个项目都成立公司,管理便捷度、灵活性和效率都会大打折扣。考虑到国内市场对灵活度的要求、影视项目管理便捷程度,以及影视项目盈亏实际状况,当下国内影视行业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投资模式,以合同型合作为主 ,而非一味效仿好莱坞模式。当下国内影视行业所迫切需要的,正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倡导目标,即如何在合同型投资模式下建立完善的、统一适用的法财税一体化路径与体系,这已成为了行业迫切的刚需。
沈宏罡
中制协法工委秘书长、制片人
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谈嘉宾们围绕以上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对于影视项目多以合同型合作形式推进的现象,嘉宾们认为,这与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交易成本等众多因素相关。合同型投资合作模式虽有其优势,但也存在潜在风险点,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谈及影视投资合同纠纷,嘉宾们从法律和财税角度深入分析了成本核算、合同定性、资金占用成本等问题,并分享了相关案例的处理经验。在AI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方面,嘉宾们表示,AI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积极探索合理应用AI技术,同时加强法律和税务合规管理。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众多有益于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表达了对于健全影视文化领域的法治及财税保护机制的厚望。
最后,中制协法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媛媛和北京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沈宏罡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们感谢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和积极参与,并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影视行业法财税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他们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应对挑战,共创影视行业的辉煌未来。中制协法工委秘书长沈宏罡表示,中制协法工委也将就法财税一体化解决路径深入组织行业调研,并在期待在未来提出行业通行的一体化实施建议。
本次论坛的参与单位包括腾讯集团、爱奇艺、阿里文娱、优酷、中国电影集团、阅文集团、新丽传媒、百纳千成、博纳影业、乐华娱乐、北京佟悦新文、霍尔果斯万年影业、华谊兄弟、潇湘影业、幸福蓝海、万合天宜、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等公司。大成、中永、天驰君泰、嘉润、天元、海华永泰、邦盛、盈科、环球、君泽君等律师事务所。法治出版社、中国知识产权报、凹凸镜、导演帮、影视巨匠、知产前沿、法盟等媒体。
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讨论深入,为影视行业法财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影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场精彩瞬间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