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地区的快速和高速铁路,有深湛铁路和广湛高铁两条线路,其中深湛铁路的江湛铁路段已经开通,深江铁路还在建设中,广湛高铁则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5年底开通运行。
深湛铁路和广湛高铁
深湛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的重要干线,全长约 530 公里,设计时速 200-250 公里,分三期建设。
线路东起深圳西丽站,经东莞、广州、中山、江门、阳江、茂名,终至湛江西站,设 19 座车站。其中,茂湛段(茂名至湛江)于 2013 年通车,江湛段(江门至湛江)于 2018 年贯通,深江段(深圳至江门)于 2022 年开工,计划 2027 年建成。
作为客货共线铁路,深湛铁路通过电气化改造实现深圳至湛江 3.5 小时直达,日均开行列车超 50 趟,2024 年暑运期间单日最高客流达 12 万人次,成为粤西融入大湾区的 “黄金走廊”。
广湛高铁是国家 “八纵八横” 沿海通道的核心项目。广湛高铁全长约 400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
广湛高铁
广湛高铁自广州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终至湛江北站,设 9 座车站。该线路于 2025 年进入铺轨阶段,计划年底通车,届时广州至湛江将实现 90 分钟互达。
作为广东省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广湛高铁采用智能建造技术,通车后将与深湛铁路形成 “快慢互补” 格局,日均可输送旅客 10 万人次,推动粤西与大湾区深度融合。
为什么有人对深湛铁路不太感冒,却非常期待广湛高铁的开通?
深湛铁路与广湛高铁的核心差异及后者的显著优势,可从线路定位、技术标准与经济效应三个维度解析。
深湛铁路作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 200-250 公里,全长 530 公里,分三期建设(深江段 2027 年才建成),其功能定位兼顾货运需求,导致客运服务受限。例如,江湛段虽在 2018 年通车,但深圳至湛江需绕行江门、茂名,实际运行时间仍需 3.5 小时,且日均开行列车仅 50 趟,2024 年暑运单日最高客流 12 万人次,运能已趋饱和。
而广湛高铁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350 公里时速客运专线,全长 400 公里,2025 年底通车后广州至湛江仅需 90 分钟,设计初期客车对数达 64 对,远期增至 120 对,运能提升 2.4 倍,彻底释放粤西与大湾区的客流潜力。
广湛高铁
从技术标准看,广湛高铁采用无砟轨道、智能建造技术,如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长 9.6 公里,盾构段 7.3 公里,是国内最长穿海高铁隧道,施工精度达毫米级。
相比之下,深湛铁路仍依赖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线路弯多坡陡,如江门至茂名段限速 200 公里,且需频繁避让货运列车,导致旅行时间波动大。
经济效应层面,广湛高铁串联广州、佛山、茂名、湛江等制造业重镇,沿线布局珠三角枢纽机场、阳江风电基地等战略节点,预计带动粤西 GDP 年增速提升明显。
深湛铁路虽覆盖粤西三市,但客货混跑导致商务客流占比仅 32%,低于广湛高铁规划的 45%。例如,深湛铁路茂名段 2023 年货运量占比达 41%,而广湛高铁作为纯客运线路,将重点服务商务通勤与旅游客流,其设计商务客流占比超 40%,显著提升出行品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