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从意大利飞到了印度。据媒体报道,他这次会在印度待4天,这也让他成了近些年在印度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高官。
巧的是,就在万斯刚到印度没多久,印度媒体就爆出了一条新闻:印度决定对中国的钢铁临时加征12%的关税,说是为了防止中国的便宜钢铁冲击印度市场。
有分析认为,自从美国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印度的态度其实挺明确:不跟美国硬碰硬,但也希望美国别太为难自己。
反过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希望印度在关税和外交上多配合,还想拉印度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
在这个背景下,万斯带着自己印度裔的老婆一起出访,就成了加强美印关系的一个关键人物,肩负着推动美印达成初步贸易协议的重要任务。
其实想来最近莫迪心里挺着急的。虽然印度和美国关系还算不错,但特朗普还是对印度的商品加了高达26%的关税,比中美贸易战那会儿的关税还狠。
不过,好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还没正式实施,就先往后推了90天,这等于给了印度一个争取谈判的机会。
对印度来说,早在两个月前,莫迪就亲自跑去华盛顿和特朗普见了一面。现在万斯又亲自跑到印度,这也算是给了莫迪一个谈判的台阶和机会。
有意思的是,就在万斯刚到新德里的当天早上,中国就给那些被美国施压的国家敲了警钟:“绥靖政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
同时还警告说,靠牺牲中国的利益去讨好美国,最后只会坑了自己,得不偿失。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显然没把中国的话当回事,觉得自己跟美国关系不一般,毕竟美国副总统还有个印度裔老婆,印度自认是“娘家人”,觉得美国不会对自己下手太狠。
而从印度对中国钢铁临时加征12%关税这事来看,两国估计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一点共识,但也还有不少分歧。
印度本身是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但因为国内需求实在太大,像基建、汽车、家电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钢铁,光靠自己生产还不够,还得从国外进口。
而中国的钢铁生产成本在全球都是最低的,比印度钢铁的成本要便宜12%-14%左右,这也让印度不得不想办法保护自己的钢铁产业。
这几年印度经济发展挺快,莫迪还特别想把制造业搞起来,所以国内对钢铁的需求一下子就涨了不少。
但问题是,市场上大家都更愿意买便宜又好用的中国钢铁,导致印度每年都得从中国进口大量钢铁,自家生产的钢铁却只能堆在仓库里等生锈。
为了保护自家企业不被中国钢铁“抢饭碗”,莫迪政府就打着“保护本土产业”的旗号,想方设法限制中国钢铁进入印度市场。
可见莫迪对中国钢铁一直不太友好,只不过之前他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下手,显得“名正言顺”。
这次刚好万斯带着诚意来了,莫迪就顺势把对中国钢铁的制裁“甩锅”给美国,好让中国觉得“是美国逼我这么干的,不是我自己想针对你。”
就算美国看出了莫迪的小心思,他们也只能顺着这个局势走下去,说不定这还是特朗普想看到的结果。
不过,印度打的这种“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的小算盘,最后肯定要落空。
商务部发言人21日已经明确表态了,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拿中国的利益去跟美国做什么“关税交易”。
要是真有人这么干,中国绝不会忍气吞声,一定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还提醒印度等国家,要看清楚事实,所谓“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这种说法,其实就是特朗普政府为了挑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别被忽悠了。
万斯跑到印度这一趟,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亚洲搞事,挑拨离间的一招。
可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在大国博弈中,没有哪个国家会永远甘当棋子,大家追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印度得想明白,跟着美国一起围堵中国,最后不过是给别人当工具,替美国干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