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3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市的市长丹尼斯·沃德洛站在市政厅前,面对镜头庄严宣布:“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美国的基韦斯特市,而是独立的‘海螺共和国’!”
话音刚落,他举起一根法棍面包,用力敲在一名“美国侵略军”代表的头上——这场“独立战争”的武器,是面包和辣椒水,而对手是自家政府的海岸警卫队。
这场荒诞的“建国运动”,源于一场哭笑不得的“封锁危机”。
基韦斯特市本是美国最南端的旅游天堂,但1982年美国政府为打击非法移民,在连接该市的跨海公路上设置检查站,导致游客锐减。
市长沃德洛多次抗议无果后,决定用最佛系的方式“起义”——宣布独立,以“主权国家”身份向美国宣战。
01
1995年,美国海军计划在基韦斯特附近海域演习,但未提前通知当地政府。
海螺共和国“国防军”迅速行动,他们用洒水枪向美军舰艇喷射辣椒水,并向士兵投掷法棍面包和古巴三明治。这场“战役”持续了1分钟,美军撤退后,海螺共和国宣布“胜利”,并每年举办“面包节”庆祝。
更绝的是,海螺共和国还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战争赔偿”账单,要求支付10亿美元重建被“侵略”的国土。
虽然账单石沉大海,但这场行为艺术让基韦斯特市名声大噪,旅游业收入暴涨200%。
02
海螺共和国虽未被任何国家承认,却拥有全套“国家机器”:
护照与货币:发行“海螺元”,1海螺元=1美元,护照上印着“我们承认美国的存在”的调侃声明;
“海军”仅有一艘退役拖船,“空军”是市民的私人水上飞机,曾向加拿大赠送“荣誉公民”称号以抗议美国政策;
每年举办“独立日”游行,市民扮成海盗,用充气鲨鱼和啤酒桶模拟“海战”。
后来面对美国政府的不屑,海螺共和国选择“躺平式抵抗”:
201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基韦斯特划入“加勒比地区”,海螺共和国立即抗议“美国企图吞并我国领土”;
他们还向联合国申请观察员席位,理由是“我们比某些成员国更有存在感”;
如今,还出售“海螺共和国”护照贴纸、T恤和爵位头衔(如“皇家海螺骑士”),年收入超百万美元。
03
海螺共和国的存在,本质是一场长达40年的社会实验:市民以“海螺国民”自居,甚至自发成立“外交部”接待游客;用荒诞对抗官僚主义,如市长曾向美国政府申请“外国援助”修缮市政设施;
当现实荒诞到极致,或许唯有幽默能与之抗衡。
正如其“国歌”所唱:“我们是一群快乐的疯子,在加勒比的阳光下,嘲笑全世界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