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品原创声明
故事以独特笔触勾勒出神秘老宅里的灵异与温情,所有情节设定、人物塑造及叙事脉络皆为创作者原创心血结晶。故事中老宅的历史秘辛、通灵驱邪的奇幻情节,以及家庭情感的细腻描摹,均源自独立构思与创作,未参考或抄袭任何已存在的文学、影视及其他形式作品。
文中所述事件、人物及场景纯属虚构,与现实中的人物、事件、地点无任何关联。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改编、翻译、汇编本作品,或以任何形式在网络、印刷物等平台传播。若需引用或使用部分内容,需提前与作者沟通并获得许可。
愿这份关于爱与守护的文字,能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感谢您对原创作品的尊重与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边缘,有一座古老的宅邸,青砖黛瓦,雕花木窗,散发着岁月的沧桑。半年前,我和丈夫周明用全部积蓄买下了这座百年徽派老宅。虽然价格低得离谱,但中介说这是清末一位盐商的私宅,风水极佳。我本有些犹豫,可丈夫一眼相中了院中的紫藤花架,说女儿小蕊最喜欢花了,以后让她在院子里跑着玩,多好。
小蕊刚满四岁,搬家的那天,她抱着玩具熊站在天井里,仰头望着屋檐下的蛛网,突然小声说:“妈妈,房梁上有个叔叔在看我。”我一愣,抬头只见到几片剥落的彩绘,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那是古代的壁画,不怕。”
然而第一夜,怪事就发生了。凌晨两点,我被一阵“咯吱咯吱”的抓挠声惊醒,像是有人用指甲抠着地板。小蕊的儿童房就在隔壁,我蹑手蹑脚推开门,月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正照在她的小床上。被子掀开着,人却不见了。
“小蕊?”我浑身发冷,刚要开灯,突然听见床底传来一声轻笑。蜷缩在床底的孩子缓缓转过头,瞳孔在黑暗中泛着诡异的青灰色:“妈妈,床底的姐姐说……要和我玩捉迷藏。”
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将孩子从床底拉出来,紧紧抱在怀里。孩子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却还试图安慰我:“妈妈,不怕,姐姐说只是玩玩。”
第二天,我赶紧给远在闽南的外婆打电话,告诉她这里发生的一切。外婆是个有名的“问米婆”,年轻时在村里帮人解决过不少灵异事件。她一听就急了,说孩子肯定是被“缠”上了,必须请个真正的通灵师来。
外婆从闽南老家赶来,手里攥着一把香灰。她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问米婆”,如今八十岁了,眼睛却亮得慑人。香灰撒在小蕊枕边,第二天竟结成了“卍”字状的灰圈。外婆盯着那图案,枯瘦的手指猛地攥紧我的手腕:“这宅子死过九个人,怨气太重,得请真正的通灵师来。”
通灵师姓孟,是个穿藏蓝布衫的年轻女人。她进门时,腰间铜铃无风自响。“阴木为梁,血泥砌墙,难怪……”孟师仰头望着主屋的大梁,忽然从袖中甩出一张黄符。符纸“唰”地贴上门框,竟渗出暗红的水渍,眨眼间浮现出一串生辰八字——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七。
那晚,我们按孟师的吩咐,在子时摆下法坛。铜铃震响的刹那,小蕊突然挣开我的怀抱,四肢僵硬地走向院中的井边。井水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井底蠢蠢欲动。
孟师的脸色凝重,她示意我们退后,自己则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剑,剑尖直指井底。井水在铜钱剑的指引下翻腾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井底挣扎。突然,井水剧烈地翻滚起来,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井底涌出,将孟师手中的铜钱剑震飞。孟师一个踉跄,险些跌入井中,我连忙上前扶住她。
“快退后!”孟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恐,“这怨灵的力量比我想象中还要强大。”
就在这时,井边的狂风大作,女鬼的指甲已经掐进了小蕊的脖子。小蕊的脸色苍白,呼吸越来越微弱。
“不!”我尖叫着,冲上前去,试图将女鬼从女儿身上拉开。然而,女鬼的力量巨大,我根本无力抗衡。
孟师从地上爬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铜铃,铃铛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随着铃声的响起,女鬼的动作似乎慢了下来。
“这是镇魂铃,能暂时压制怨灵。”孟师一边解释,一边将铃铛抛向女鬼。铃铛在空中旋转,发出耀眼的光芒,女鬼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松开了掐住小蕊脖子的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趁现在!”孟师大喊,示意我将小蕊带离井边。我抱起小蕊,拼命地向远处跑去,孟师则留在原地,继续用镇魂铃压制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