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日本漫画家龙树谅在连载漫画《我所看到的未来》中,对于2025年7月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预言。

据说,龙树谅可以梦见未来,她把自己梦到的一些场景画成了《我所看到的未来》这本书,其中主要有15个预言,目前已经应验的有13个。虽然有人分析说她的这些预言其实比较勉强,但她关于2025年7月地震的预言,还是引发了关注,龙树谅还梦到过自己的葬礼,是在7月15日,但具体年份未知。

日本政府2025年1月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该区域未来30年内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从70%升至82%,死亡人数或达29.8万,与龙树谅的预言似乎形成了微妙的呼应。



在《我所看到的未来》中,被认为精准命中的预言包括:

1996年,龙树谅梦见“2011年3月大灾难”,后追加“东日本”细节,与现实中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高度吻合。

1995年,龙树谅梦到全球街道空无一人,被认为与2020年疫情封城的情况相吻合。



不止一位著名预言者的预言指向了2025年的灾难。

保加利亚的盲眼预言家巴巴万加,曾成功预测了911恐怖袭击、戴安娜王妃的死亡等标志性事件。在1996年离世前,她留下了关于2025年的警示: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欧洲将陷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全球经济将陷入灾难。



通过占星精准预言了新冠疫情的“印度神童”阿南德则认为,2025年是人类迈入新纪元的关键节点,2025年3月之后地质活动趋于频繁,亚洲可能面临重大自然灾害,全球秩序将发生深刻变革。



为什么未来会被看见?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概念本来就不存在。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时间是朝向一个方向的,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但这只是人类通过自身感官的作用所体会到的,从更高的维度看来,或许“时间”根本就没有方向可谈,过去、现在、未来或许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未来就可以被感知。

听到这些可怕的预言,人们难免会觉得恐慌,但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些看到的“未来”或许是不确定的。

日本天文学家木内鹤彦曾在濒死体验中看到未来,他看到年老的自己正在教授一群孩子观察宇宙,但这个画面是半透明的,下面若隐若现的是一片城市的废墟。

也许,通过每个人在当下的努力,会改变貌似已经确定的未来。又或许,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经发生。



我最早对死亡产生恐惧,就是在很小的时候看了诺查丹玛斯关于1999年世界末日的预言之后,我哭了好几天,觉得自己即将还来不及好好体验生命就死去,特别不值得。也就是这个契机,让我开始对探索生命奥秘这件事产生兴趣。

关于世界末日的恐惧,其实是建立在“这具肉身是我所拥有的全部”的基础之上,但这具肉体并不是“我”,只是一个头脑的幻觉罢了。

肉身有生有死,地球有开始就有毁灭,一切都是能量的组合,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所谓的“末日”,只是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永远不会消失。如果是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恐慌的,而这“恐慌”也是“小我”的头脑所制造出来的概念罢了。



关于灾难的预言,可能是在提醒人类:现在已经到了意识转变和觉醒的时刻了,改变意识,才能应对外界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如果感觉焦虑、恐慌,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管外界怎么样,此刻以感恩富足的心态好好生活,做好此刻需要做的事,发生的所有好的不好的事,单纯地接受就好。

这一生只是来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旅程,生命的安排不会犯错也没有什么不公平,该来就来,该走就走。认清真相了,地球再怎么变化便也无所谓。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改变心态,多些平静少点欲望,是可以帮助到环境转变的。扭转地球危机的关键,就在于更多人的觉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