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绿茶江湖中,西湖龙井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而太平猴魁则以“两刀一枪”的身姿、别具“猴韵”而独树一帜。

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猴魁之后不识茶。”资深业内人士也盛赞“一杯猴魁胜龙井”,作为我国绿茶尖茶之极品,太平猴魁素有“茶中魁首”之誉,也是国礼茶的常客。


从安徽太平县深山秘境走到国宴茶桌,太平猴魁的背后究竟藏着哪些“制胜法宝”呢?今天,不妨随小懂一起走入云雾深处、探寻太平猴魁的传奇篇章~

百年传奇从深山野茶到国礼担当

追溯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其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式创制,前身是清咸丰年(1859年)诞生于麻川河畔茶园的“太平尖茶”。


相传清光绪中后期,有眼光独到者专门请人挑拣出太平尖茶中枝头大小一齐的芽叶,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深受彼时一众嗜茶人士的青睐。

而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精通制茶,他认为挑选成茶不如提高鲜叶采摘标准,遂在猴坑凤凰尖高山茶园海拔750m)精挑壮挺的一芽二叶细制成形如兰花、风味独特的“魁尖”。


正是由于此茶原产于黄山市太平县(现黄山区)猴坑村,品质也位列太平尖茶之“魁首”,创始人又名为“魁成”,故而得名“太平猴魁”。

到了1915年,太平猴魁在当地商会刘敬之等人的举荐下,漂洋过海参加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一举斩获金奖,自此蜚声国际。


太平猴魁的传奇不止于此,其于1999年跻身“中国十大名茶”、2003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2007年作为“国礼茶”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

2008年,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太平猴魁等中国茶也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百年传承间,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太平猴魁书写了一部“茶中魁首”的荣耀史,这离不开当地茶人的智慧,更与黄山北麓的灵秀山水、独特树种与原料、精髓的工艺密切相关……

好茶天成北纬30℃黄金产区

好茶本天成,位于黄山北麓的猴坑、猴岗、颜家等地是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地跨北纬30°0′~30°26′,也就是传闻中的“黄金产茶带”,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地属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湿润温暖、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四季分明,加之茶园多位于海拔300-700米的高山之间,终年云雾缭绕,天然宜茶宝地。

而丹霞地貌孕育的黑沙壤(面积占68%)、黄沙壤(面积占32%)土壤肥沃,土层深达1.5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土壤pH值5.5~6.5,利于茶树生长。


太平猴魁的独特品质还离不开其核心树种——柿大茶群体种,其属于晚生种、叶大而芽粗壮,通常在每年谷雨前后开采至立夏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

此外,原料采摘还要严格做到四“拣”八“不要”,即:一拣山(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茶丛)、三拣枝(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


拣尖则是指采摘回来的一芽三叶原料要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为了保证“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还要剔除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等芽叶(即八“不要”)。

总得来说,太平猴魁的原料芽叶要求肥壮、匀齐整枝、叶缘背卷、老嫩适度,且芽尖与叶尖长度相齐,且需于晴天清晨雾中采摘,确保鲜叶肥嫩鲜活,方能成就一杯太平猴魁。

匠心工艺精雕细琢“魁首”品质

优异的生态环境、原生的柿大茶群体种、严苛的原料采摘标准无不为太平猴魁的“魁首”品质打下了天然基础,独到的工艺更为其保驾护航。


太平猴魁的制作分摊晾(即拣尖过程、短时间摊放)、铁锅杀青、手工捏尖、烘干制成。杀青时要掌握“带得轻、捞干净、抖得开”,让茶叶不在锅中打滚、充分杀青

烘干也是太平猴魁成形的关键工序,据《中国茶经》记载其共分为子烘、老烘、打老火三道烘干工序,最终制成“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独特外形。


除了经典的“两刀一枪、魁伟挺直”的身姿,太平猴魁干茶色泽苍绿匀润清绿明澈的汤色赏心悦目,兰香高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独具“猴韵”令人回味。

以谷雨前后肥壮的柿大茶群体种鲜叶为“魂”的太平猴魁,耐泡度也比较突出,久泡后的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相比西湖龙井的明前、雨前嫩芽以清鲜、豆花香见长,好似清雅飘逸的“江南才子”,太平猴魁则是承载天下名山黄山奇峻的“山中隐士”。

高山云雾馈赠了太平猴魁清幽的兰香、独特的“猴韵”,而晚生种生长周期长、鲜叶内含物质更丰富,匠心制成的太平猴魁醇厚感胜龙井


总得来说,优质的太平猴魁会带来“头泡高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层层递进的品饮体验,堪称“晚采胜早摘”的典范”。

若你厌倦了绿茶圈千篇一律的“嫩芽清香”,不妨现在就点击下方链接【观看直播】进入直播间,与小懂共品太平猴魁的兰香猴韵、醇厚绵长~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陈宗懋、杨亚军主编;《第一次品绿茶就上手》,王岳飞、周继红主编。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茶知识

1、

与茶友谈茶、喝茶

群内不定时发红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