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德国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对华做出重大让步。
近期,德国媒体表示,德国新政府制定的联盟协议中,已经删除歧视性的“华为条款”。
最终版本的协议不再限定“可信国家”组件。
改为“可信技术标准”,为华为参与德国5G建设开绿灯。
代表着欧洲已经准备和中国强强联手反制美国,甚至可以认为德国给全球打了个样,其他国家或需要给中国科技敞开合作大门。
这件事还要从本月初开始说起。
在柏林的夏洛滕堡宫,德国三个新执政党,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将在这里发布他们的“组阁协议”。
当协议文本公布的时候,记者们首先看到的不是三个政党如何分配权力。
而是看到了华为。
毕竟,在此之前,可是传出“组阁协议”中会有限制华为的条款。
在关键基础设施的敏感领域,未来只能安装来自值得信赖国家的组件。
但是在正式公布的协议中,这一条款已经被删除。
别看这一变动属于微不足道,代表着德国未来的5G建设中,将会让华为参与其中。
这对于我国科技企业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德国取消华为限制,中德关系缓和?】
之所以德国会在这个时候改变对华企业的态度。
第一,就是德国新执政联盟对华态度有所缓和。
曾经在默克尔时期,德国之所以能维持几十年的经济稳定,就是因为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中国市场以及背后的供应链。
这让德国的工业也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只不过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严重打击了德国的工业竞争力,工业外流很明显。
在2024年,德国GDP出现了第二次负增长的情况。
德国新政府想要激活经济市场,或者说想要挽救中国市场,就必须加强和中国之间的合作。
而华为本身就属于德国急需要的技术。
第二,德国新总理默茨宣布,上台后会加大援乌力度。
朔尔茨不敢给的敏感武器,默茨敢援助给乌克兰。
朔尔茨不愿意给的高价值武器,比如说IRIS-T防空系统,默茨也会援助给乌克兰。
可是德国新政府前脚表示愿意和中国加大合作。
后脚就宣布会继续援助乌克兰,这有点既要还要的感觉。
事实上,默茨属于真正的亲美派,此人的外祖父是市长,父亲是法官。
要是按照咱们得话来说,这就是“三代”。
自然会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青年时期的默茨就多次被邀请前往美国旅行。
也就是说,默茨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属于亲美派。
默茨还曾经在美国多家企业担任高管,这一经历让他在意识形态上属于坚定的“大西洋主义者”。
也被称之为“数十年来最亲美的德国总理”。
所以默茨对俄罗斯的态度很强硬,一直强调打压为主。
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默茨属于建制派,就算亲美,也是亲建制派的美。
而不是MAGA的美。
这就代表着默茨和特朗普之间矛盾极大。
再加上特朗普近期的关税政策,对全球无差别进行打压,让亲美的默茨不得不做出改变,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
默茨也必须在这个时候缓和中德之间的关系。
否则德国就要同时面对中美俄这三个超级强国。
别说默茨做不到,就算是默克尔,甚至是希特勒都做不到。
第三,绿党被成功剔除。
2021年,德国大选之后,名列第一的社民党和名列第三、第四的绿党以及自民党组阁。
由于三党的代表颜色恰好是红黄绿,就被称之为“红绿灯联盟”。
三党分工明确,绿党掌管经济部、外交部、家庭事务部、环保部、食品和农业部等多个部门,权力极大。
过去的四年,德国和中国关系恶化。
很大程度上,都是绿党在背后推动所导致。
只不过在2025年的选举中,绿党支持率暴跌,基民盟和社民党的席位合计超过半数,就可以组建内阁。
于是就将绿党剔除。
伴随着绿党退出之后,德国那些离谱的政策越来越少。
因为朔尔茨表面上属于大西洋主义者,对华态度很恶劣,但是恰恰是因为这种态度,也就是极右派的做法,才能务实合作。
【朔尔茨对华态度恶劣,中德关系恶化】
毕竟,西方的左派喜欢通过玩弄意识形态,来洗刷“叛徒”的嫌疑。
这就导致左派无法和中国加强合作,反倒是右派更加务实。
比如说尼克松是极右,中美关系才能在尼克松任期内破冰。
戴高乐是极右,中法关系才能在其任期内破冰。
1972年,中英建交,时任英国首相希思也是极右派。
德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德关系的蜜月期就是默克尔时代。
而默克尔自然也是极右派。
默茨属于比默克尔更加极右的存在。
基民盟可以在时隔四年后重新执政,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默茨打出“极右”这张牌。
尤其是默茨大选中明确表示,“不欢迎非法移民”。
上台之后会驱逐非法移民,这其实属于迫不得已的做法。
因为默克尔执政的中后期,基民盟的偏左趋势越来越明显,允许大量难民进入德国,导致基本盘出现动摇。
这给了选择党一个崛起的机会。
很多基民盟的支持者,眼看该党派转向极左之后,感到很失望。
于是才会将选票投给选择党。
代表着在选择党内部,其实有大量原基民盟的人。
这就导致2021年大选中,基民盟得票率不足25%,直接沦为在野党。
可是自民党的日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2025年联邦议会选举中,自民党连5%的得票率都拿不到。
一个议员席位都没有。
而基民盟越偏向左,支持率就会越低。
为此默茨只能选择偏向右派,此举也让基民盟士气大振,以29%得票率名列第一。
在德国偏右之后,自然会有利于中德加强合作。
从目前来看,基民盟下一步就是推动选择党正常化。
也就是说,基民盟不会再排斥选择党。
【极右派的默茨,有望缓和中德关系】
只不过此举与德国主流趋势并不相符,因为德国建制派一直针对选择党。
所有建制派政党都不会和选择党合作。
面对基民盟内部不断提出要和选择党合作的建议,默茨没有发言训斥。
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毕竟,默茨想和选择党重新合作,原因就是为了更加偏右。
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政治风向。
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欧尔班和菲佐之类的领导人。
届时,可不仅仅是放宽对华为限制这么简单,而是全面加强中欧合作。
别忘了,德国可是欧盟的火车头,眼看德国取消对华为的限制。
类似于英国、丹麦和瑞典等欧洲国家,只会进一步推动,全面取消排除华为5G的计划。
甚至在未来还有可能使用华为6G设备的情况。
就拿德国来说,如果拆除北德地区的华为设备,需要花费4亿欧元。
德国网络升级计划会因此推迟5年至6年的时间。
德国电信一度放话,全面替换设备需要耗时五年,耗资30亿欧元。
就连西班牙电信和英国电信都表示,拆不起。
这代表着欧洲对于华为依赖极高,替换华为的成本足以拖垮欧洲原本就脆弱的经济。
更别提华为的5G基站能效比爱立信、诺基亚高一代至两代。
但是价格却要比爱立信、诺基亚低20%至30%。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自然无法继续围堵华为。
而且塞浦路斯的华为5G覆盖已经达到100%。
最重要的是,对华为进行为期五年的审查之后,德国内政部没有发现华为威胁国家安全的证据。
反倒是美国“棱镜门”监听默克尔手机十年。
再加上华为的麒麟5G芯片已经量产,鸿蒙系统完成欧洲TOP300应用75%适配,甚至天通卫星让华为手机能直连太空发短信。
可是美国呢,F-35受困于中国稀土管控,险些出现全面停产的情况。
14纳米以下的芯片更是面临被“腰斩”的情况。
这就代表着美国想要围堵华为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如果结合此前美国在关税战中已经无牌可打的情况,那么在德国取消对华为限制之后,代表着美国围堵中国的又一个关键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
在这个时候,全球已经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
【欧洲多国,早已使用华为5g技术】
堂堂头号强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会陷入此般境地。
要么说明中国的实力太过强大,要么就说明美国太过拉胯。
再加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此前在安理会海地问题会议上,公开谴责美国。
指责美国对海地加征10%的基准关税,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美国连海地这样一个濒临崩溃、民不聊生的脆弱国家都不放过。
原因就是美国一直都是海地动荡不安的幕后黑手。
此举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
如果将这一幕和中美关税结合起来思考一下,君明完全可以说,美国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眼看自己无牌可打,就选择对中国妥协。
希望在未来一个月内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但是面对类似于海地这样的存在,美国却丝毫不讲人道主义。
这不是欺软怕硬是什么?
就在中美博弈之际,中国和印尼举行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轮会议顺利结束。
这是我国防长和外长首次配合,在印尼与该国外长和防长举行会谈。
而印尼此次也没有让中国失望。
只用了一个上午就谈出诸多共识,为双边合作持续深化定下大局。
毕竟,中国和印尼不仅是邻国,也是两个发展中大国。
还是两大新兴经济体。
印尼也想通过此次会谈亮明自己的态度,中国可以相信自己对华战略的延续性。
在佐科担任印尼总统的十年内,中国和印尼关系稳步推进。
在佐科卸任之后,新总统依旧会贯彻原来的外交方针。
继续推动和中国之间的合作。
别忘了,当初还是候选总统的普拉博沃,在去年赢下大选之后访华。
这其实已经可以说明普拉博沃,无意改变印尼和中国的关系。
将会继续加强合作。
而且印尼此前还加入金砖国家组织,成为东盟内首个金砖成员国。
想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选择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这对于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美国明知自己在关税战中占不到任何便宜,甚至还面临失败的情况。
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出访印度。
虽然万斯的老婆乌莎属于印度裔,但是此次万斯很显然不是和自己的妻子回娘家。
而是希望加快达成美印自贸协定,要在战略上拉拢印度。
毕竟,印度在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在印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而且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印度无意和美国硬刚到底,而是选择加大进口美国商品,以此向美国表忠心。
只不过美国人也许不知道,就算印度坐拥14亿人口,市场规模极为庞大,还是电子消费产品代加工基地。
代表着印度从未放弃取代中国制造。
可是莫迪早在2014年就启动“印度制造”计划,十年过去了,印度制造业GDP比重从原来的15%下降至11.6%。
【印度对华钢铁征税,要和中国翻脸?】
而且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能源供应严重不足,这都是印度制造的致命缺点。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印度是否会选择和美国联手对抗中国。
就算万斯亲自出马,印度也要慎重考虑一下。
毕竟,中印刚刚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一致,美国眼下又处于无牌可打的局势之中。
作为全球有名的“墙头草”,印度的立场很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根据最新的消息,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12%的关税。
这是从美国发起关税战以来,印度首次贸易重大转变。
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印度表示加征关税的期限为200天,除非提前被撤销、取代或者是修订。
表面上是印度对中国出手,实际上要结合万斯访问印度这件事来看。
代表着印度很有可能承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被迫宣布对华下手。
换来的可能是美国许诺的好处,比如说关税豁免等等。
可是以印度左右逢源的行事风格来看,印度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得罪中国。
这一切更像是给美国人一个交代。
不排除万斯前脚刚走,后脚莫迪就宣布撤销的可能性。
再加上欧洲一直寻求和中国和解,不再继续打压中国汽车。
这在印度人看来,欧洲对华风向出现转变。
美国终究是扛不起打压中国的大棋。
伴随着德国解除对华为的限制之后,一旦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
那么全球很有可能会对中国科技敞开大门。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怎么可能与美国联手对付中国?
毕竟,美国想通过关税战围堵中国,已经面临失败的可能性。
美国想通过欧洲之手,围堵中国的科技企业。
如今看来也以失败而告终。
再加上美国已经准备退出俄乌停火谈判。
代表着特朗普上台之后,真的是一事无成。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人只要不傻,就不会选择跟随美国对付中国。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的风向已经出现转变,已经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这一幕。
印度明知美国实力有所衰落,还会将重宝押在美国身上吗?
当然不会。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印度在这个时候,与中国合作才能共赢,如果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那么印度制造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印度人很清楚,美国人这是被逼到墙角了,病急乱投医。
但是印度并没有被逼到墙角,没有必要陪着美国一起梭哈、
因此,在全球对中国科技即将敞开合作大门之际。
在美国还准备拉拢印度对付中国之际。
在中国和印尼进一步加强合作,未来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也会更进一步之际。
全球已经意识到,美国早已不是那个如日中天的美国。
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秩序新的制定者和领导者。
所以,中美关税战在这一刻,其实已经分出高低胜负。
只不过嘴硬的美国人,不愿意承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