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威特科夫与普京的会面选在圣彼得堡总统图书馆的《旅行者眼中的俄罗斯》主题书展现场,别具深意。这里展出的历史外交文献档案,似乎也在为这场闭门会谈增添历史厚重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提前透露,乌克兰局势调解问题是此次会谈核心,时长将视实际情况而定,同时提醒外界不应期待会谈取得突破性成果,强调这只是美俄外交工作的延续。
特朗普(资料图)
自特朗普时期美国就多次施压俄方接受“30天临时停火”提议,但俄方态度强硬,坚持“协议必须基于俄方条件”。普京通过威特科夫向特朗普传递支持“长期和平铺垫”的信号,不过要求解决“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地缘威胁,这才是俄乌冲突的根源所在。泽连斯基一方面坚称“领土归属不容谈判”,另一方面在吉达会谈中,迫于美国压力同意接受30天停火提议,前提是获得美国安全保障承诺。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俄乌临时停火并未真正达成,双方在战场上的胶着状态仍在持续。这场会谈表面上是关于停火的讨论,实则是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角力,美国试图通过外交施压影响俄罗斯决策,而俄罗斯坚守自身核心利益,不愿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在与普京会面之后,威特科夫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表态,再次将美伊关系推到风口浪尖。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此前在会见国家高级官员时,就伊朗和美国的核问题谈判表态,称伊朗对谈判既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对美国持怀疑态度,但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而威特科夫表示,美国要求伊朗彻底终止其核计划,包括不得发展民用核技术。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态度可谓反复无常。此前美国与伊朗签订核协议,承诺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可特朗普上台后,在2018年单方面撕毁协议,还加大制裁力度。这种行径背后,是美国长期以来对中东地区的干涉以及对国际协议的无视。美国表面上声称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维护全球安全,实际上却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将全球安全推向更大风险。
对于伊朗而言,一直强调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坚称铀浓缩活动仅用于民用能源领域,如核能发电和医学研究等。伊朗愿意在符合国际法和相关国际协议的框架下,与美国进行对话,但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对其内政的不合理干涉。伊朗期望通过对话,解除美国长期施加的不合理制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创造有利条件。美伊围绕铀浓缩计划核查的对话走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方都呼吁双方以诚意和务实态度推动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在这场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美、俄、伊三国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冲突泥潭,这场冲突已持续三年,对俄罗斯经济和国内局势稳定造成不小冲击,冲突持续越久,对俄罗斯安全稳定和普京政权的威胁就越大。俄罗斯内心或许期望伊朗与美国的矛盾激化,将美国拖入中东战场,这样美国就会深陷其中,无暇顾及乌克兰问题,从而减轻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而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推行霸权主义,试图掌控该地区的能源和地缘政治。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对伊朗军事力量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伊朗则在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在国际压力下坚守核计划的和平性质,争取通过外交途径解除制裁,实现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
未来,威特科夫的外交行动以及美、俄、伊三国的互动仍充满变数。国际社会期望各方能够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毕竟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美伊紧张关系,都对全球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场国际政治棋局的走向,值得所有人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