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春季是观鸟的黄金期。今年在喜欢摄影的观鸟爱好者中,流行一个新词叫“打鸟”。
不过,这个“打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而是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由于需要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姿势类似“打靶”,所以也被戏称为“打鸟”。
摄影爱好者如何“打鸟”?早上八点,在位于北京市玉渊潭公园的西湖南岸,几十只水鸟正在湖中游弋,岸边的观鸟发烧友们早已经架起了各类“长枪短炮”严阵以待。只要有鸟儿做出飞翔、觅食、跳跃、踩背、“炸花”等动作,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就此起彼伏。
除了“打鸟”人越来越多,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打鸟”的阵营。在福建明溪一个16人的“打鸟”团,半数以上都是年轻面孔。他们告诉记者,“打鸟”不仅是娱乐消遣,更能锻炼技术和耐心,并在过程中探索自然、结识朋友,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3年,国内观鸟爱好者人数已经从14万增长至34万,涨幅达到了142.9%。其中有35.08%的被调查者因兴趣而自发开始观鸟,国内观鸟人群数量快速增长。
福建明溪:产业链延伸 “观鸟热”带动“文旅兴”
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500多种,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愿意为了稀有鸟类奔赴全国各地。随之催生的观鸟经济,成为不少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是当地一个经典的观鸟点,村里常年可以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为了更好地把游客留下来,去年,旦上村打造了12栋独具特色的星空屋,游客来到村里,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珍稀鸟类,还能俯瞰云海,仰望星空。
除了特色民宿,村里还成立了观鸟合作社,修建了30余处专业的观鸟棚、观鸟塔等观鸟设施,为游客提供寻鸟、交通、食宿、游玩综合服务。现在,合作社已经有82户村民入股。
像旦上村这样的观鸟文旅综合体,已经遍布当地大大小小的村庄。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当地文旅部门还开发出了“观鸟明溪”小程序,随时发布“鸟情鸟讯”,以及在当地游玩的各类服务信息。
今年一季度,明溪县接待游客达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