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作风建设工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作风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针对党八股现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号召全党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改作风,必须要真改,绝不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既不能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刚改了没几天就变回原样;也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一说起改就是写篇心得、列个清单,实际干起事来还是老样子;更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见问题本质,治标不治本……
改作风,首先必须弄清楚改什么。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把学查改贯通起来,“学”字打头、“查”字为要。只有把精神“学”深、“学”透,把问题“查”精、“查”准,才能改在点上、改到深处。
改作风,要从点滴改起、从日常改起、从身边改起。具体而言,工作中怎么说话、怎么开会、怎么写文章,恰恰反映出工作作风到底是敷衍了事,还是求真务实。一开口,就是官腔官调,说问题都是“正确的废话”、谈责任都是“漂亮的空话”;一开会,就是轮流念稿,会倒是开了,但工作都在原地踏步;一提笔,就是万字雄文,长篇累牍、修辞繁复,看不懂、也读得累……如此话风会风文风,不仅令群众反感厌恶,更严重影响干事创业,当力戒之。
改作风,关键要搞清楚怎么改。既要标本兼治改到位,也要举一反三改彻底。说话要多说大白话,敢讲真心话;开会要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能解决问题的会;写文章要不写空话、不注水分,语言朴实简练、内容开门见山……改话风、改会风、改文风,归根结底是要改作风,坚决避免脱离群众、力求减少形式冗余,把更多精力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另外,改作风,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作风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且容易反复、频发高发,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改在点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改;也要改到深处,深挖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只有找准“病根”,才能彻底清除“病灶”。这不仅要求党员干部自查自改、即知即改;也意味着,要从制度机制层面立规矩、抓落实,方能久久为功、风化俗成,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为干事创业凝心聚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评论员 刘金陈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