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打乱公号推送顺序,请将“元淦恭说”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更新。

在中国自然地理版图上,有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外流区和内流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还曾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燕山,就在这条分界线上。

最近一两年,我穿越过几次燕山。

从北京北站出发,到呼和浩特或者大同的动车,都要自西北方向穿燕山。两周前,我从北京市区到河北丰宁,则是从正北方向穿过燕山。

燕山是北京的座山,但它其实并不算高峻。燕山大部的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雾灵山、海坨山这样的山峰也不过2000米出头。


燕山有许多相对宽阔的孔道

燕山不仅不算高,还有许多的孔道,而在这些孔道之间,还有许多小的盆地。这些孔道是自然形成的,并非像蜀道那样全系于人力开凿,它们构成了连接塞北和中原的天然走廊。

所以,穿越燕山并不同于穿越秦岭等山脉。即使坐高铁,从北京到塞外的路程上隧道也不算太多;而从北京经国道到丰宁,几乎全程没有隧道,只需要穿过一些山拗口而已。

不独燕山如此,燕山以西的阴山,主体也是由中低山和山间盆地构成的。

阴山和燕山,分隔了中原和塞外。但塞外到中原的交通,其实从来不算困难。

因为草原民族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诸多孔道和走廊南下,中原才早早筑起长城。最早的长城不过只是夯土筑成,也未必有多高,但却足以阻滞北方骑兵的攻势——因为马没有办法爬上城墙。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中原修筑长城的历史断断续续地绵延了两千多年。在唐朝、金朝、元朝等时代,塞北和中原也曾同属一个政权,但在大多数时期,长城两侧的中原和塞外都是两个政权。

清朝由满蒙贵族建立,将中原和边塞整合为一体。在最近的三四百年里,中原和塞北之间几乎不再有军事上的对峙。

长期的和平,和关内外统一的市场,减轻了塞北牧民的生存压力,促进了当地的人口增长。许多汉族居民也通过“走西口”来到塞北,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居民占比已经接近八成。

从长城到塞北,人口的大幅增加导致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过度放牧,在草原上导致了草场的退化;而在一些山区,牲畜的过载也导致植被的永久性破坏。同时,农耕生活方式向塞北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草场空间,加剧了牧区的生态矛盾。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让一些草原退化成荒漠,荒漠退化成沙地,沙地又退化成沙漠。一些地方曾经“风吹草地见牛羊”,而今却黄沙累累。

这个月中旬,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全国,四川、江南甚至岭南都被漫漫黄沙“攻陷”。风沙的移动能力,远远超过当年的草原铁骑,它们不仅可以通过山脉中的孔道南下,甚至还可以越过两三千米海拔的高山。

要对抗风沙,只能从源头着手——退耕退牧,还林还草,逐渐恢复生态脆弱地区的元气。

1978年,“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成为中国防沙治沙事业的里程碑。

“三北”工程有三大标志性战役地区,分别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


在这些严重沙化的地区,人们种下梭梭、沙棘和花棒。梭梭,可以降低风速;沙棘,可以保持水土;而花棒,则能够在沙丘边缘遏制其移动。锁住沙地,是治理沙化的第一步,灌木丛渐渐生长,沙漠就重现生机。

在塞北治沙,人们的终极目的,是让沙漠、沙地重新变成草原。

而更靠南的长城沿线,是风沙南下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人们要筑起防风治沙的一道屏障。

长城沿线,有400毫米左右的降水量,历史上曾有更好的天然植被,但受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也更大。譬如我前些天去过的丰宁,到2000年前后已经陷入严重沙化,“北京一粒沙、丰宁有七八”。燕山山脉的众多孔道经过丰宁,这里如果有足够多的树木,本可以成为阻滞北方风沙侵袭的屏障,但这里一旦沙化,就变成北方风沙的放大器。

过去二十多年来,河北北部诸县,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丰宁县、围场县的森林覆盖率,都从30%左右,提升到60%左右,整整翻番。相对丰沛的降水,让当地可以生长樟子松等更高大的树木。

昔日,长城防范的是北方的铁骑;而现在,这些树木化身“绿色长城”,尽力挡住北方的风沙。

据推算,过去四十多年来,“三北”防护林植树规模多达数百亿棵。

2016年8月,“蚂蚁森林”上线,超过7亿普通网友由此开启了“线上种树”。网友在手机上种一棵树,蚂蚁森林就在线下种一棵真树。这些树,超过九成,都种在了“三北”地区。为此,蚂蚁集团累计投入,已经超过40亿元。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蚂蚁森林都会举行“春种”活动。今天上午,蚂蚁森林的第6亿棵树,就在丰宁县小坝子乡被种下。虽然6亿棵树,在北方“绿色长城”中只占极小的比例,但在它们背后是广泛的公众参与。绿色低碳成为生活方式,保护生态成为社会共识。

两周前,我也在丰宁为网友种下了两棵樟子松。


我种下的两棵樟子松

希望下次再造访丰宁的时候,它们能长得茁壮。

防风治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再造绿色长城,需要无数人艰辛的努力。每一位在蚂蚁森林上种树的网友,都是这场战役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