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阿拉格奇紧急访华寻求战略支持,正值美伊核谈判关键阶段。德黑兰被曝计划以削减对中东盟友支持,换取美国解除制裁,这一“战略自残”真的行得通吗?



【美国和伊朗已结束两轮谈判】

近日,美国和伊朗两队人马齐聚意大利罗马,围绕伊核问题展开了第二轮间接谈判。虽然情报不多,但足以让人猜测不断。更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现任政府可能正准备以“自降盟友”的形式,换取特朗普政府的“宽大处理”。

先来看看这次谈判的官方信息。在罗马的谈判中,美伊双方坐下来谈了整整四个小时,伊朗外长阿拉格奇随即透露,技术团队很快将进行更深入的专家级谈判。而且很快,第三轮间接谈判将在阿曼继续上演。

这个信息量可不小!结合阿拉格奇的话,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双方可能已经在核问题的基本原则上找到了共同点。

然而,问题的紧张之处在于,伊朗内部的一种“战略调整”。据传,伊朗正考虑通过削弱对也门、伊拉克和黎巴嫩盟友的支持,来换取特朗普政府放弃对其强硬制裁政策。



【据传伊朗方面提议解除其地区盟友武装】

本质上,就是把对盟友的支持当作筹码,来换取美国的相应缓和。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点。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这种做法所蕴含的风险提出质疑,毕竟与美国打交道一旦出现丝毫差错,就极有可能陷入满盘皆输的艰难境地。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外交博弈中,伊朗的姿态似乎有些“委曲求全”。伊朗代表团主动向美方表示,他们能控制自己的盟友,并保证停止敌对行动,条件是美国承诺不再无故退出核协议。这是典型的“你退一步,我就退两步”的策略,可是,信任在这种较量中又显得如此脆弱。

然而,就在下一轮核谈判即将举行之际,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宣布提前飞往北京。有分析指出,这次的紧急访华并不只是简单的交流,而更像是一场中伊之间的默契配合。对于伊朗来说,中国不仅是老朋友,更可能是一个绝佳的谈判保底者。



【伊朗外长阿拉格奇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资料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伊朗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此前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对德黑兰而言,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

而就在这时,中国空军与埃及进行了一场联合空中训练,这可是中国空军首次在该地区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合作。这不仅提高了伊朗的信心,也为其他中东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合作的可能性。

根据中东媒体的分析,中国空军的行动,展示了夺取空中和海洋控制权的能力。这无疑给伊朗增添了一层安全保障,尤其是当中国的歼-10C编队,飞越美军航母群所在海域时,美军没有任何反应。

这说明在技术上,中国空警-500的电子干扰系统确实发挥了作用,让美军难以有效追踪。对于伊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秀肌肉的表演,更是一种战略性的提醒:伊朗还有一个能跟美国相抗衡的朋友。



【“文明之鹰-2025”中埃首次空军联合军演大合照】

此时,阿拉格奇急忙访华,或许正是想寻求中国在后续谈判中的更多支持。他希望中国不仅在外交辞令上给予帮助,还可能希望中方充当新一轮伊核协议的“担保人”。这可不是随便讲讲就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需要中国在中东这一复杂舞台上,可以游刃有余地执行多方平衡。

当然,中国是否要参与担保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担保意味着承担一定的信誉风险和政治责任;另一方面,这也需要美方的同意。

而对于当前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中国在这里的每一个举动都必须极为谨慎,以避免被卷入大国博弈的更深漩涡。

回到伊朗自身,内部的博弈同样激烈。如果伊朗真的走出卖盟友的这一步,不仅会损害它在地区武装组织中的影响力,还可能直接冲击伊朗革命卫队,在整个中东的地位和角色。



【伊朗现总统佩泽希齐扬主张与美对话】

伊朗现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击国内保守势力,或许会在短期内获得一定政治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在这一场国际政治棋局中,伊朗需要谨慎地掂量自己的筹码。特朗普政府真的值得依赖吗?如果伊朗主动解除对地区盟友的支持,那等于把自己的命运置于他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了实质性的筹码,美国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伊朗将被迫步步退让。这是一场险中求生的赌局,而对于国家未来的赌注,总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