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裹挟着绿意,拂过老哈河流域的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老哈河流域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三北”六期苇莲苏乡人工固沙项目区里,机械轰鸣,一幅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齐头并进的壮美画卷正在加速展开。


“三北”六期苇莲苏乡人工固沙项目区。韩云玲摄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主要分布区域的南缘。长期以来,沙地蔓延不仅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也制约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奈曼旗“三北”六期工程治理区域位于境内老哈河沿岸流动沙丘地带。项目通过封沙育林、乔灌草混交等综合手段,致力于遏制沙地蔓延态势,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粮食生产筑牢根基。项目创新结合“以工代赈”模式并引入社会资本,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群众增收致富,“治沙”与“致富”双赢。

奈曼旗紧握春季造林的黄金时机,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项目区沙地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已完成人工固沙项目7500亩,人工灌木1.2万亩,其他治理项目陆续开展。在加速项目建设的同时,奈曼旗强化对造林公司的监管以及对周边群众的管护培训,力求彻底固定流动沙地,有效提升灌草植被盖度,推动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项目区里村民们正在固沙。韩云玲摄

“三北”六期工程在苇莲苏乡的实施面积达7.5万亩,总投资4800万元。苇莲苏乡乡长李栋升表示:“这是苇莲苏乡难得的发展机遇。风沙减少了,生态环境更好了,‘以工代赈’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大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非常高。乡政府将全力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完成,让沙地早日披上绿装。”来自兴安庄村的村民曹金华同样难掩喜悦:“在这里打工,既能为治沙出份力,又能在农闲时赚钱,一天有300元收入,很满足。”

从肆虐的黄沙到渐次铺开的绿意,从为生计奔波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奈曼旗老哈河流域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是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探索。多年来,奈曼旗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旗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要,从“穿沙”精神,到建设“绿色奈曼”,再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奈曼旗书写着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韩云玲、张珠海)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