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杜 梅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语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曾经,在那青涩的年代,不愁前路漫漫,只忧繁花落尽。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斑驳整个青春,如歌如画如诗。彼时的我有一点任性,有一点执着,也有不知愁滋味,却也眉黛深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如黛玉葬花的忧郁情怀。
窗外,繁星如歌,手捧小说如醉如痴,琼瑶笔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金庸眼里倒影的侠骨柔情,都如现实生活般如歌如泣,都在年轻的心灵中震荡,为虚无的主人公,掬一捧盈盈的泪珠。乔峰,赵敏,杨过,阿紫,每一个爱情故事的背后都有荡气回肠的凄美,年少的我们在不知柴米油盐的生活里伤春悲秋。
晨曦,走在康定师范学校的小石路上,阳光透过两边郁郁葱葱的树,落下浅浅的光晕,没有风声,没有雨声,阳光明媚的少年少女脸庞生动,身形挺拔,婀娜多姿。蓝天下,操场上奔驰的身影,披着阳光在跳跃,那是一种青春的美,健康的美。图书馆内,认真阅读的卓玛,伏案疾书的达瓦,偶尔视线交错的牵引,一室心事成就了山光水色。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羞涩中夹杂纯真,质朴中夹杂聪慧,我们在成长中束手,任年华似流水。
“秋天是最残忍的季节,因为成熟与不成熟都要在这个时节被一同收割,而容不得我们有一点点思考。”踏着落叶的声音,我毕业了,来到炉霍县朱倭藏文中学。在三尺讲台上,去收获秋天的果实。教师有着散文般浓郁的情思,在这小小的讲台上,陪伴着的是咯吱作响的粉笔、是沉默无语的黑板,是闪烁着求知欲望的纯真的眼神。我却在身为人师、身处山区的自怨中沉沦。
藏文中学的太阳在下午三点就没入了学校后面的山下,让远离家的我更觉凄凄惨惨戚戚,悲从心来。在那里,觉得天好像也没有那么蓝了,时间也好象停滞了一般,我过着混沌的日子。还记得那是一个吹着秋风的傍晚,我躲在被子里自怨自艾,忽然门窗一阵摇动,好像是地震,我惊恐万分。这时,窗户传来急促的敲打声,“老师,快起来,地震了!”我冲向门外,门外站着我们班的学生。在地震的第一时间,他们想到了我,他们焦急的眼神落在秋日的黄昏里,我无语凝噎。
从那以后,我的心有了停留,为曾经碌碌无为的自己感到羞愧,我不再为青春在山村度过而郁闷。因为有了定位,我在那里有了展示青春的冲劲。年轻有的是汗水,有的是坚守,更有的是满腔热忱。我会为学生一道难题的破解高兴半天,会为学生的一场病痛心疼不已。会原谅他们善意的恶作剧,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看着一茬一茬的学生毕业收到大中专院校的通知书,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我的心灵。
时间走过了深秋,又走过了寒冬,十年一个瞬间,岁月苍老了年轻的容颜。青春还来不及细细品读,却已然成为了往事。如今,改行坐在办公室里,没有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知,没有了为了学生又哭又笑的痴傻,更多的是一份成熟与淡定。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细数已经十多年了,曾经的州地方志办公室领导给我说,在地方志工作就要安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确实,平平淡淡的日子,从从容容的生活,印在年鉴和志书上的文字,见证了我的淡定和温和。
人到中年,简单而沉静,不再想鲜衣怒马,不再想唇红齿白,努力地守着这份工作,淡淡地守护着一个家。时光总是渐行渐远,纵你怎样深情,也留不下它转身的决然。我们在沉默中束手,任流水年华逝走。
灯灭了,又亮了。生活还在继续……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杜 梅(炉霍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