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杨家坡中心小学教师 赵俊彩

教育是什么?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还是心灵的双向奔赴?是塑造完美的模具,还是点燃希望的火种?在翻开《做最好的教师》高金英版之前,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读完这本书后,我仿佛在教育的漫漫长夜中,找到了熠熠生辉的启明星,对教育的本质、教师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播种心灵的种子:在自我和解中找寻教育的快乐

书中开篇便犀利地指出,当下不少教师深陷不快乐、不幸福的泥沼,根源在于放不下那些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这一观点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曾因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家长的不理解等问题,陷入焦虑与迷茫。高金英老师提出的“放下自己说了不算的事,种好自己的心田”,为我指明了方向。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曾经,我为了一堂公开课日夜备课,却因紧张在课堂上出现了失误,本以为会遭到批评,没想到同事们纷纷给予安慰和建议。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温暖,也意识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珍惜身边的支持,就能收获幸福。

我们无法改变教育大环境的所有方面,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课堂,影响身边的学生。当我们专注于做好眼前事,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那份源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在日常教学中,每一次学生理解知识后绽放的笑容,每一次与学生深入交流后心灵的贴近,都是我们辛勤耕耘的收获。

传递阳光的味道:用爱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观点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特殊学生”田的转变,让我深深感受到爱的力量。田因家庭变故,成为了令老师担心的“问题学生”。然而,高老师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爱和耐心,一步一步走进田的内心世界。从生活中的细微照顾,到学习上的鼓励支持,高老师用点滴的爱融化了田内心的坚冰,最终扭转了他的错误认识,田同学最终认可了自己,发出“自古豪杰出贫困,来生还当投寒门”。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决心做一个像高老师一样的人,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去当一个好人。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班上的小宇,他性格内向,总是独来独往。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便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课后,我主动与他交流,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渐渐地,小宇变得开朗起来,不仅绘画水平越来越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可能成为改变学生一生的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节奏和需求。我们要用爱去呵护他们,用耐心去等待他们发芽、开花、结果。就像书中作者描述的那样,当学生们用纯真的笑容和真挚的问候回应我们时,当他们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那份幸福的滋味,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凝聚家校的力量:搭建共育的桥梁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书中高金英老师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这让我意识到,在家校沟通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与家长的沟通大多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缺乏对学生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并尝试做出改变。我主动与家长建立更密切的联系,通过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时,我还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分享教育经验和方法,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通过这些努力,我明显感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度提高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了更大的进步。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凝聚家校合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就像书中所说,学校和家庭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两者协同共进,才能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踏上成长的征程:追寻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教师》,我深知,做最好的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追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永远热爱教育的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做最好的教师》为行动指南,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