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研究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传承主题时,研究其饮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饮食文化看似领域狭窄,实则包罗万象。
一个国家的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民众生活方式,国家文化追求,都能通过饮食文化表现出来。
饮食文化,实则是民族文化的入口。
古希腊时期的饮食文化,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对于一个海洋文明国家来说,自己的饮食文化,一定和大海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可从发展实际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
古希腊的饮食,涉及很多种类,而且,这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宴饮的国度。
古希腊的饮食文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为何古希腊人会如此重视宴饮相关的问题呢?
饮食种类,花样繁多
古希腊人吃什么,这是许多历史学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从海洋文明当中诞生的国家按照常理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转方式,应该与我们中国这样的大河文明国家不尽相同。
但事实上,两者却有着共同之处,和中国人一样,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都是谷物。
不过不同的是,中国人喜欢吃大米,古希腊人却喜欢吃大麦和小麦,还喜欢吃豆子。
这就涉及两个国家气候条件上的差异,中国的雨热同期型气候,南方地区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和生长。
但古希腊不一样,这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更适合种植麦类粮食作物,因此大麦和小麦,就是他们主要的食物。
相比之下,大麦更为普遍。
在《古典时期的食谱》这本书当中,作者有过详细描述。
大麦通常会成为烤饼或者是面包的原材料,用大麦烘焙而成的面包,会散发出浓浓的麦香味,十分诱人。
因为大麦的盛行,古希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面包店。
面包是他们的主食,就像我们中国人的米饭一样,每一顿都得出现在饭桌上。
书中记载,古希腊人对面包有着一种狂热执着,他们喜欢松松软软的面包,也喜欢有嚼劲够劲道的面包,各种材料,各种口味,都是他们的最爱。
后世的研究学者将之称为“面包基因”,这句话也足以看出面包对古希腊人的重要性。
烤饼,以及用大麦制作而成的麦片粥,是古希腊人饮食文化当中的重要点缀。
它们通常会出现在早餐的食谱当中,古希腊人不会把它们当成正餐。
与大麦并驾齐驱的另一种粮食作物,还有小麦。
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小麦在海岛上并不像大麦那么常见,相比之下,它自然会珍贵,成本肯定也比较高。
小麦也可以用来制作面包,而且小麦面包的口感往往比大麦面包更好,越是富贵的人,越能够常常享用小麦面包。
至于大麦面包,那是毫无门槛的大众食物。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当中,曾经做过关于理想生活的畅想。
他觉得,真正理想的状态,就是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吃到口感美味的面包或者烤饼,每天都能喝到细腻的麦片粥。
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即使是毫无门槛的大麦面包,也不是穷人餐桌上随处可见的食物。
除了大麦小麦之外,古希腊人还非常喜欢吃豆子。
豆子同样也是谷物的一个种类,相比起大麦和小麦来说,它的蛋白质含量会更加丰富。
当然古希腊人还没有形成关于蛋白质的概念,他们只知道,豆子是“穷人的肉”。
富人过日子,可以不去考虑生活成本,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想要的食物。
但是穷人不一样,穷人必须精打细算,不能经常吃到肉,只能去吃肉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就是豆子。
古希腊人对于营养的认知,此时正在逐渐形成。
豆子填补了古希腊人对于谷物需求的空缺,让人们的主要粮食结构更加多样化。
至于其他食物,古希腊人也有自己的需求。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古希腊人应该很喜欢吃鱼,尤其是深水鱼。
他们就居住在海边,渔民随时可以出海打渔,随时能够捕获各种种类丰富的鱼类。
古希腊与烹饪有关的书籍当中说:“在希巨昂一定不能错过海鳗,因为这儿的海鳗个头大、有活力、肉肥而不腻,只需在盐水中煮上一段时间,然后撒上些许香草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了。”
这里所描述的主要食物,就是鳗鱼,生活在大海当中的鳗鱼。
古希腊人见到的鳗鱼,通常个头较大,而且肉质肥而不腻,非常鲜美。
烹饪鳗鱼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盐水当中去煮熟,再往里面增加一些香草,就可以做成绝美佳肴。
美味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够呈现出最佳口感。
常常吃鱼,也总会有吃腻的那一天,而且,渔民打上来的鱼,通常会被他们拿去卖掉,很少进入他们的肚子里。
真正能够经常吃鱼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除了鱼肉之外,猪肉和山羊肉,也是古希腊人喜爱的美食。
猪肉较为普遍,市面上经常会出现与猪肉有关的交易,买卖猪肉,烹调猪肉,这是很常见的古希腊人生活场景。
至于山羊肉,普通人就无福消受了,经常品尝山羊肉的人,还是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其实并不单一,除了能够入口之外,食物还能用于祭祀。
祭祀是古希腊人生活中的大事,他们对此报以高度重视,常常会提前很久准备。
前文提到的谷物,包括小麦和豆子,都是主要的祭祀用品。
人们在挑选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保存完好、没有异味的那一部分,有时候用于祭祀的谷物质量,比人们吃进嘴巴里的谷物质量还好。
羊肉也经常出现在祭祀桌上,是人们祈祷上天保佑时,给出的对神灵的“贿赂”。
人类的社会活动,赋予了食物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最终也在社会活动中完成发展和升华。
重视宴饮,宴会享乐
古希腊人在饮食文化中,最为注重的一种形式,就是宴饮。
宴饮,顾名思义,自然指的是发生在一群人中间的宴会,这种宴会举办的名目,可以有很多种。
古希腊的军队出征,打了胜仗以后班师回朝,国家自然要举行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宴会。
遇到重大的节假日,人们会祭祀神灵,也会举行重大的宴会,这是属于节日的仪式感。
古希腊的城邦也会定期授予民众宴会,这是一种荣誉和奖励的象征,是带有功利性质的一次大型集会。
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在没有任何目的的情况下,单纯地举行一场只为享乐的宴会。
最后一种宴会的形式,最受大众的喜爱,人们的参与度也最高。
生活本身已经非常辛苦,民众也有或多或少的工作和生活任务需要完成。
偶尔的一次宴会,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一次放松的机会。
在宴会上,人们可以什么都不去考虑,大家只需要专注于眼前的食物,专注于杯中的美酒,这就够了。
参与宴会的成员,大家聊天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多彩。
他们有时会聊到各自的工作,讨论大家现在的工作情况,互相吐槽遇到的一些困难。
通过这样发泄情绪的方式,他们的压力能很快得到舒解,人也会变得更为轻松。
他们有时会聊到简单的生活问题,比如大家今天穿了什么衣服,吃到了什么美味和难忘的食物,或者是遇到了一件可以分享的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种种有趣的细节,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聊天进行发掘。
他们有时也会单纯地聊聊八卦,满足自己好奇心。
这就像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也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与其说这是一场郑重其事的宴会,不如说这是一场随心所欲的聚会。
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在这场聚会中表现出最本真的模样,展露出最放松的姿态。
这是以享乐为主要目的的宴会,也是最受古希腊民众欢迎的宴会,宴会通常分为午餐和正餐这两个环节,正餐一般会被放在晚餐时间。
古希腊人对晚餐更为重视,种种食物当中最美味的部分,自然也会在晚餐中呈现,有时候,宴会会有特定的邀请对象。
不过如果你知道某一场宴会正在举行,没有邀请函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大大方方进去,基本不会有人阻挠。
正是因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宴会也成为了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民众之间的交流方式,这不仅是一种享乐手段,更成为了一种社交途径。
顺畅交流,文化传播
在古希腊社会中,宴会也是一个传播饮食文化,乃至其他社会文化的最佳途径。
人们可以在宴会上畅所欲言,沟通将变得没有任何阻碍,宴会中出现的种种食物,最后都会成为一场欢乐聚会的点缀。
底层百姓可以“不请自来”,他们或许能够见到平时根本无缘得见的贵族,或许能够毛遂自荐,或许能够表达自己关于城邦或者国家的观点。
开放包容的饮食文化,为古希腊后来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餐形式,也成为了古希腊饮食文化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用餐形式。
人们享用的种种食物,会放在同一张桌子上的同样的餐具当中,大家开怀取乐,共同进餐,那样的氛围最为和谐,最为舒畅。
后来的古希腊,也一直推行共餐饮食,西方社会推崇的分餐制,在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其实很少出现。
由此可见,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它们都在漫长的时代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的转变和创新。
结语:
古希腊民众的饮食文化,可谓是大有讲究。
他们喜欢谷物,也会食用肉类,他们推行共餐制度,最喜欢的场合之一就是宴会。
宴会不仅仅是娱乐场所,也是重要的社交场合,在宴会上,不同阶层有了沟通,以及互通有无的机会,这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参考资料:
《古希腊文明史》
《古典时期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