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在"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一位皮肤黝黑、双手粗糙的中年男子,用朴实的方言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是张师傅,一位普通的河北农民,也是一位与恶性黑色素瘤抗争八年的勇士。"我农民吧,在工地上干活,每天都是4点钟起床,干了一天,也可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时间回溯到2016年,张师傅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他的双腿莫名疼痛,皮肤上冒出几个大包,那种感觉"就跟身上有蚂蚁在咬一样,还发麻"。从县医院到市医院,再到省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有肺结节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却找不到原发病灶。带着不安,他踏上了北上求医之路,先后辗转于北京六合医院、肿瘤医院、301医院、武警二院等多家知名医院。一个多月的奔波,光检查费就花了一万六千元,这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北京肿瘤医院的专家给出了"50%概率是恶性黑色素瘤"的推测,而301医院的杜主任更是直接告诉他:"背上你别挠,是癌。"当医生把女婿单独叫进诊室长谈后,张师傅从女婿无奈的眼神和"爸,咱回去吧"的话语中明白了病情的严重性。"你想吃点什么多吃点。想打麻将打麻将,玩玩去吧!咱们是农民,这个病我们看不了。"这番话如同一纸生命判决书,将张师傅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然而,这个朴实农民的生命力远比想象中顽强。"际上那会,那个病厉害得,我吃饭都吃不下去了。医院说不能治了,可是我还是想活,想试下。"2016年4月6日,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张师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为他开了一个月的中药。起初,虽然食欲有所改善,但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见谁都烦,时常流泪"。家人的担忧和医院的耐心解释让他坚持了下来:"现在比来时好多了,吃饭基本正常,应该有点信心。"



奇迹在坚持中悄然发生。服用中药60付后,张师傅复诊时表示"蚂蚁蛰的感觉没有了";半年后,病情进入巩固阶段;2017年7月17日,他特意带着锦旗来到医院,激动地告诉袁希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早就消失了,全家都很高兴。要不是你们,我已不再世。"这个曾被判"死刑"的农民,用中药七个月,210付药后,各种症状逐渐好转,随后五年间坚持春秋两季巩固治疗,重新找回了健康。

更令人欣慰的是,康复后的张师傅不仅重返工地工作,还在2021年4月15日带着其他病友前往希福医院求医,分享自己的抗癌经验。2024年站在公益活动现场的他,已经成为无数抗癌患者心中的榜样。八年来,从绝望到希望,从病痛到康复,张师傅用朴实坚韧的生命力诠释了"不放弃"三个字的深刻含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奇迹往往诞生于坚持之中,而希望,永远留给那些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