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很多军事节目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戴着一副眼镜、拥有一种独特的自信气质的女性专家,在那里犀利地点评世界各国的军事和政治格局。
李莉
她有时着军装,有时着便装,观点鲜明,语言通俗易懂,总给人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她的眼光极其精准,预测国际事务总能切中要害,以至于让美国人都感到了恐惧。她就是李莉,是军迷口中的“火箭军女神”。
李莉
1970年,李莉出生在一个很有军事氛围的家庭当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当过解放军,并且都以那段经历为荣。
受他们的影响,李莉从小就对军队有一种向往,渴望有一天能够穿上绿色的军装。
在李莉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亲,对她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居然是以分离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在李莉出生还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接到了命令,不得不归队了,从此之后,一直到李莉16岁时,她的爸爸都很少回家。
但是,李莉却没有怨恨爸爸,因为她已经从父亲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个军人的责任感,她很理解父亲,也立志要做父亲一样的人。
高考的时候,其他的女生往往报考会计、教师等专业,但李莉却独树一帜,报考了军事工程大学。
她意识到,这个当时非常生僻的领域,日后会成为解放军的科技前沿,本就成绩优秀的她,一举考试成功,进入了军校,也同时实现了自己的军旅梦想。
在学校中,她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对国家那些顶尖的军工科技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了,这场样板式的新时代战争,向人们展示了高科技、现代化武器的威力。
李莉也意识到,未来的战争将不再仅仅是一种人和人的武力接触,而是有更多先进武器参与的超视距化战争,以当时我国的武器,将很难在未来保护好自己的国家。
要让中国在世界上立得住,必须想办法更多地提高武器的科技含量,为此,李莉开始更多地学习科学知识,准备成为一位武器方面的专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莉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如何将先进的武器带入部队呢?战士们能否适应新式的武器?又如何让战士们更快的掌握新式武器?
于是,她和院校领导提出,想要去基层体验,去看看真正的部队。
其实,院校领导,也对学员们有着下基层的安排。看到李莉自己有这方面的意愿,便十分爽快地同意了。
很快,李莉就被安排到某连队,从普通一兵做起,一点一点提高实际的工作水平。
基层的日常工作繁琐又繁重,很多小事处理起来很费精力,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具体情况也不相同,李莉用心去体会这些,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了每一件事。
后来,她还成为了连队的指导员,经常给基层指战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李莉受益匪浅。她不仅在武器的了解上更上一层楼,还通过和战士们的接触,让自己的战略思想有了很大提高。
后来,她成为了解放军国防大学的研究生,主攻作战模拟,由于成绩优秀,在毕业之后,校方提出想让李莉留校任教。
能够留校任教,是任何一个学子的最大梦想,李莉自然也不会拒绝。
同时,她在教学的同时,也仍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之后几年,她成功考取了博士学位,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性军事博士。
不过,“留校任教”这句话,说来轻巧,做起来却实在是不容易。
刚开始走上讲台之时,李莉很不适应,当学生和研究人员,只要精专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但当老师必须要全能。
而且,有的时候课程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出入较大,这对于李莉也是个挑战。
有一次上课,教学的内容是李莉并不擅长的海军舰艇领域,当李莉将自己找到的数据写到黑板上时,一位海军专业的学员突然起身,质疑李莉的数据有问题。
当时,课堂气氛一度显得非常尴尬,李莉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撑到下课的,不过,自此以后,她开始注重各种数据的搜集,并且积极地和部队进行核实,以避免再出纰漏。
经过几年的积累,李莉不但完全掌握了我军现役装备的数据,还对世界上的各种武器了如指掌,这一点,为她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评论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厚积薄发,也就是在李莉不断进取之时,影响了她一生,并被戏称为她的“搭档”的一个人出现了,此人就是张召忠,一位名声显赫的军事专家。
搭档恩师
张召忠当时还未退伍,是国防大学的教研室副主任,他不仅对军事知识十分熟悉,而且非常善于将深奥的理论转化成易于理解的语言,向普通的老百姓讲述。
尤其是他那种将武器与现代战略相结合的讲述方式,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十分欣赏李莉,也因此,对她的教学和研究,要求都十分严格,有的时候甚至是严厉。
有一次,李莉在课堂上讲课时,突然被张召忠打断,李莉为了这堂课准备了很久,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十分疑惑地看着张召忠。
张召忠拿着一份李莉事先发下来的讲稿,皱着眉问她,为何她讲课的内容,和讲稿一模一样,这一下,弄得李莉非常不解。
张召忠指出,既然讲稿已经发下来了,李莉再讲一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强调,李莉在讲课之前,应该将所有的内容全部吃透,然后理论联系实际地去得出自己的结论,让讲稿成为自己的知识延展,如果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了。
李莉虚心接受了张召忠的批评,在每次上课前都认真备课,将课程的所有内容全部吃透,精练之后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展现在课堂上,这一下,不仅张召忠等院校领导满意了,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听。
在不断地批评和改进之中,张召忠和李莉的师生情谊也是日渐深厚,看着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这样大的进步,张召忠经常笑着说,李莉是被自己“骂出来的”。
李莉则是丝毫不怨恨自己的老师,一直不知疲倦地精进自己的理论水平。
很快,年纪轻轻的李莉,就得到了大校军衔,在国防大学的八次优质大课的评选中,李莉取得了综合成绩的第一名。
她也因为自己独到的见解,成为了解放军的48名对外宣传专家之一。
此时的她,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的军事、国际节目的邀请,在电视的荧幕,向更多的人讲解军事国防知识和国家战略。
要说起电视国防知识评论,张召忠绝对是鼻祖级的人物。
当初,在著名的节目《军事天地》中,张召忠就多次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讲解。
可以说,正是由于张召忠的努力,才让军事科普节目和国家评论类节目异军突起,成为了收视率很高的一类节目。
军事科普节目除了会放出大量中外军队的珍贵影像资料,还会通过主持人与军事专家的一问一答,将老百姓所关心的国际和军事问题做一个浅显的说明。
有的时候,这类节目还会配合国内的政治需要,进行一些非官方的军事解读,张召忠就极为擅长此道,因此被戏称为“战忽局”的局座。
在李莉逐渐成长起来后,张召忠开始经常带着她参加军事科普类节目的录制,两人互为补充,让节目的效果更加惊艳,老百姓在得到了一些军事知识和国际局势的解读之外,也逐渐认识、并接受了李莉。
2011年,李莉开始独挑大梁,在某些军事节目中贡献自己的精彩观点,成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观察员。
面对摄像机,李莉表现得游刃有余,丝毫没有紧张感,这当然是因为,她的脑子里有着详细的军事资料和战略思想,只要是这类的问题,谁也问不倒她。
就好比在解读我军的五代战斗机歼-20时,她从这款飞机的研制和试飞开始说起,全景展现了歼-20发展过程。
同时,她还对歼-20作了横向对比,以其他国家的先进战机为参照,突出了歼-20自身的先进程度。
从她的讲解中,观众们不只是得到了更多的国防知识,还对国防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2015年,对于李莉和解放军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了!火箭军的前身,就是所谓的“第二炮兵”。
这个特殊的兵种,从诞生之初,就承担着我国的战略核威慑的任务,曾经是一支非常神秘的部队。
在中国确定未来的国际大战略后,“第二炮兵”的名称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故此改为火箭军。
火箭军成立之后,继续以国防核心力量的面目存在,对比海陆空三军,火箭军的战略威慑力更为强大,因为这支部队掌握着中国的核武器。
这种威力巨大的威慑力量,自从1964年研制成功以来,都是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
在“东风”系列导弹入列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就连美国,都对中国的火箭军充满了畏惧。
据一些媒体表示,中国的火箭军,只要七八分钟,就可以摧毁美国的亚太指挥中心。而这种说法,已经是有些保守了。
而李莉,此时也是火箭军的一员。由于其水平超凡,所以被称为“火箭军女神”。
不过由于其此时已经开始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教学和电视节目的评论上,所以在2017年,她决定从火箭军退役。
在离开的时候,她发表了演讲,表示自己虽然退役了,但还是会继续关注中国的国防。
此后,李莉开始更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前,有的时候会在好几个栏目中同时现身。
逐渐地,她开始将自己对武器的了解,与国际局势相结合,进而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大战略进行解读和预测。
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随着美国和中国矛盾的不断加深,李莉更是开始着力研究美国的军事理念和战术,并且分析出一些他们军事活动表象下的关键点,有的时候,李莉甚至可以预测对方的行动。
在不断地学习中,李莉开始通过一些国际上的经典案例,来分析各个军事大国的武器发展逻辑和使用方式,甚至还据此,给出了一个独特的轨迹分析理论,可以大致地得出其他国家军事力量的出没轨迹。
有一次,美军最新的隐形战机F-35,多次进入中国南海进行挑衅。依仗自己飞机的隐身能力,美国人几乎为所欲为。
为了打掉对方的嚣张气焰,张莉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进行分析。
很快,她就得出了美国飞机进出南海大致方位,并且通过媒体,直接公布了F-35的相关数据,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活动轨迹,这一点,直接震惊了美国人。
在之后的几场区域战争中,李莉运用自己的理论,不断地对美军的部署和战略企图进行精准分析,并且一次次地猜中了美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当她一次次地将这些资料公之于众之后,美国人感到了少有的恐惧。
为了防止摩擦,他们甚至召回了准备在南海挑衅的舰队,之后,他们就在所谓的“威胁国家安全人员名单”上,添加上了李莉的名字。
李莉并未因此感到害怕,反而再接再厉,在中日两国因钓鱼岛事件而出现关系倒退的迹象时,李莉在电视上通过精准分析,再加上一些此前从未公布的资料,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明白,揭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这次的节目,让李莉的人气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结语
如今,李莉仍然活跃在电视和各种媒体之上,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学养,把国际大势分析得丝丝入扣。
在张召忠已经逐渐隐退的今天,她扛起了军事科普和战略分析的大旗,她从一个有志于国防的女孩子,变成今天这样的专家,她十分扎实地走过了30年。
可以想见,在未来,李莉仍然会继续为我们奉献精彩的点评,她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祖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