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吉林长春举行。
发布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本届高博会中统筹展会和论坛,有效有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情况。
李楠表示,中国高教学会作为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国家智库、党和政府联系高等教育战线的桥梁纽带,成立42年来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勇担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光荣使命。今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经过系统研究和深入论证,学会决定主动改版升级高博会,创办高教改革发展论坛,以展会之力和论坛之智,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具体讲,就是学会要做好“三个服务”,增强“三种感受”。
一是服务办学治校实践,强化丰富多元的载体功能,增强高校和师生的获得感。
本届高博会,将发挥人才交流的“会客厅”、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集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订货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地”的综合效能。通过展会集中传播展示的形式,大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全社会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服务国家的贡献,助力东北全面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本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汇聚学会会员、会员单位和教育专家的力量,是理论和实践研究、思想和经验交流的学术盛宴。论坛旨在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把教育强国建设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大战略”,转化为明确具体、可感可及的“真行动”,切实服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二是服务教育中心工作,畅通决策和反馈的桥梁纽带,增强上级机关的价值感。
有效办实是中国高教学会工作的总目标。学会已经明确,要把高博会和论坛办成教育部司局和直属单位推进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与教育部有关司局沟通联系,使本届论坛在主题方向确定、政策指导、专家邀请等关键环节得到教育部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为论坛的高质量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希望通过论坛和高博会汇聚优秀改革成果、实践经验、高层次人才,积极回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关切,让展会和论坛的实效,更快更深更强烈地被更多人感受到。
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高教学会必须始终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大局,以有为公转带动有效自转,构建教育部各司局、地方政府、省教育厅、地方高教学会、学会分支机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协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汇聚起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巨大合力。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高校发展成就和科技贡献,增强高教战线的成就感。
高等教育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把发展、培养、增强3个动词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科技中培养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增强创新,在创新驱动中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价值。中国高教学会要围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高博会再次走进东北,通过“院士名师东北行”活动定向匹配优质资源,通过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缓解东北“引才留才”难题。论坛汇聚各方力量,为东北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