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迎来预订高峰。同程旅行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热度或将创下2023年以来的新高。结合近几年“五一”假期消费投诉情况,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专项提示,建议消费者警惕住宿、交通、旅游等消费服务陷阱,提前规划出游计划,理性消费。
住宿服务:优选可退改酒店
去年“五一”期间,深圳涉及住宿服务投诉243宗。消费者主要反映问题有,因天气原因无法前往预定的酒店,欲退费遭拒;对预定酒店提供的住宿卫生、服务不满等。
对此市消委会建议:要通过正规线上平台或酒店官方网站预订酒店,仔细查看酒店详情介绍和评价,了解价格包含的服务内容和退改政策,优先选择可灵活退改的酒店。尽量不要通过非正规网站或平台预订,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遭遇虚假房源。
交通票务:勿轻信“特价票”
2024年“五一”期间,涉及交通票务投诉68宗,消费者主要反映问题有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未为其提供住宿等滞留应急措施;因机型调整、天气延误,退票票额未全部退还或迟迟未退;候补火车票出票时间临近发车时间,导致无法提前规划前往车站。例如消费者投诉称,原定于5月4日从深圳飞往无锡,但航空公司于起飞当天通知航班取消,消费者滞留机场,航空公司未为其提供住宿或改签其他航班。
对此市消委会建议:提前关注交通状况和票务信息,合理规划行程。通过官方App、正规票务网站或线下售票窗口购买车票和机票,不要轻信“特价票”“内部渠道”等虚假宣传,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旅游服务:警惕“低价游”陷阱
去年“五一”期间,涉及旅游消费投诉58宗,消费者主要反映问题有因天气原因无法前往景点欲退票被拒;商家对行程、提供的航班、酒店信息与宣传不一致。
对此,市消委会提醒: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旅行社的资质和注册信息,签订详细的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服务标准、费用明细等关键内容。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旅游产品应警惕,避免陷入“低价游”陷阱。
针对部分景区推出优惠套票或年卡,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提前了解套票卡券的适用规则、使用期限和退改要求,根据行程合理选择套票内容,避免因“仅供当天使用”或“法定节假日不可用”等限制影响出行计划。(记者 郭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