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中国有望超过欧洲,成为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最大买家。报道称,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和俄罗斯经济部的估算价格计算,去年前9个月,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中国出口了237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长近40%。该公司在同一时期向其他欧洲客户输送的管道天然气量为225亿立方米。据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逐步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该管道自2019年底启用,设计年输气能力为380亿立方米。



俄罗斯天然气(资料图)

与此同时,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规划中的俄罗斯至中国“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路线还未确定,有可能会通过蒙古国。张汉晖大使指出,其中一条路线方案是修建一条通过蒙古国的天然气管道,第二条则不需要过境蒙古国。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无法实现,他已经告诉了俄方:这样做是“不现实”的。

至于为什么不现实,张汉晖也没藏着掖着,强调哈萨克斯坦往中国运送天然气的管道已经超载,无法再扩充容量,因此只能再建一条管道,那样做的话成本会很高,毕竟地理距离是明摆着的。实事求是地讲,这凸显出中俄在管道建设方面的分歧。中俄两国都想把这条管道早日建成,满足各自的需求,唯独在管道路线上争议颇多。俄方先提出要让管道过境蒙古国,后来俄副总理察觉到中方的反对,又提出可借道哈萨克斯坦输气,如今来看这个计划再度被中方否决了。

这个关乎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大项目,立项好几年了,之所以拖延到现在还未建成通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蒙古国反复变卦。作为一个夹在中俄中间,又把美国当作“第三邻国”的国家,蒙古国存在诸多派系,在这个项目上各派激烈博弈,这就导致一直敲不定最终方案,整个项目就只能一再拖延。还有境外势力一直在向蒙古国施压,影响乌兰巴托方面的决策,企图破坏这个项目,最典型的就是美国。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俄方境内部分有现成的天然气管道,蒙古国西部地区以草原、山地为主,建设难度较低,中国境内同样有现成的管道网络。所以综合来看,蒙古国路线路程最短、成本最低,也是过去几年里中俄讨论的主要路线。蒙古国四面与中俄交界,在能源、经济等大部分领域,都对中俄严重依赖。过去推行“第三邻国”战略,无非是想要对冲中俄的影响力,但其地缘位置已经决定,蒙古国只要尚存一丝理智,就不会倒向美西方,更不会打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主意,因为相应的后果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或许有人不解,既然中俄之间有直达的天然气管道,为什么还要纠结找不找第三方呢?这就是运输成本的问题了。从地图上看,管道要是走蒙古国的话,路程是最短的,哪怕付个过路费,得到的利益其实也比直输要高。而且,拉上蒙古国合作,有利于加强中俄蒙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跟欧洲已经撕破了脸,更需要拉拢周边国家,稳定自身的形势。



蒙古国(资料图)

按照计划,“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每年可以运输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几乎填补了俄方失去欧洲市场的空缺,难怪俄方如此重视。不管最终选择哪条线路,中方的回应都给俄罗斯吃下一颗定心丸,为中俄伙伴关系再上一道保险。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当下,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已经不止是单纯的管道项目,更是两国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做出的有利于两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正确选择,甚至可能成为反抗美国霸权的重要里程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