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头条

便民信息

社区分享

同城信息

更多招聘/出租/二手分类信息>>


以下正文开始

炮台遐想

——登大新观景台有感

洪天平

前两天,与朋友慕名来到小镇西南角的“大新观景台”。观景台坐落于新建的“大新公园”,虽偏安一隅,却地势独特,说它是难得的天然“战略制高地”,一点也不夸张。

放眼高高观景台,立柱独撑,叠加两层。长长跑道,幽幽廊桥,螺旋攀升,四面围栏。取材白色钢架,镂空透视,大气磅礴又不失悠雅颜值,于层林叠嶂中尤显耀眼夺目。


不知怎的, 当我站到观景台上,一种莫名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此时说的倒不是传统意义上诸如映入眼帘的山川风貌和家乡美景,而是一种集沧桑风云、时空走向和坐标位置的立体反应。

据考,此山唤作“鹄仔尾”,背依芹山龙脉。其状呈内狭外广、后峭前旷之势,180度,不,应该是240度超扇形雄峙于斯,可谓虎踞龙盘。天然立屏障,天公赐宝寨。

置身此地,特别是伫立于观景台上,我实在无法不感叹乡里的先人非但独具慧眼,而且兼有不凡的战略思维。因为这里既是乡壤的纵深地带,更是俯瞰群山阡陌的最佳哨位。

史载清末民初,时局动荡满目疮痍,匪患猖獗民不聊生。为驱山贼为御外敌,乡人共襄大计,选址于此,设炮台架山炮,以保境安民安居乐业。这是责任使然更是智慧的结晶!

此时此刻,我思绪的翅膀借着昔日这方炮台古地,又踏着今日观景台的登高阶梯,扶摇直上而浮想联翩。高度拓展视野,视野提升格局,格局决定成败。先人的气魄和睿智,实在令人佩服,令人敬仰。

近日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先生讲述他的家史,颇有几分共鸣。他的农民出身的爷爷养育七个子女,为了让孩子们将来有出息,自己风里雨里忍饥挨饿,用瘦弱之躯托举他们,终于成就七棵栋梁之材。


谁道山旮旯出不了金凤凰,谁道农民兄弟没有眼界,脊梁是最扎实的梯子,肩膀是最稳固的平台。庄子既有“夏虫语冰,井蛙语海,凡夫语道”的名言,庄子还有“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的警句。

大字不识一箩的山里大爷,用自己的韧劲支撑自己的执念,终于逆袭靠岸,翻盘成功。其实要我说,这里边既有朴素的哲学道理,又蕴含兵者的战略思维。先予后取,卧薪尝胆,未雨绸缪,运筹帷幄,这些成语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做,不会说的人可能会做,也许做得更好。

听说美国“西点军校”曾经无数次演练东方伟人的“四渡赤水”,遗憾的是始终无法解释其中的奥妙,除了惊叹还是惊叹,除了佩服只有佩服,难怪他们在“抗美援朝”中输得一塌糊涂。须知伟人也是山里娃,也是肉身凡胎的普通人。

说到底又是境界、高度和格局的问题。有时候,还真的跟出身、背景、学历没多大关系。“高手在民间”岂止是说说而已,一个古炮台的选址,令我这个“路痴”都能感受其中的无限赋能和玄机,这就已经够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平面几何需要有距离,留出足够延伸地;立面效果需要有高度和维度,并预设进退梯次,正所谓战略缓冲区;而炮台炮位则需要测算其射程和靶向位置,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其实道理说简单也简单。当我们蹚河时,不仅脚下深浅难测,眼前尽是滔滔波浪;当我们爬山时,不仅气喘吁吁腿脚颤抖,眼前浓雾密布遮天蔽日;而当我们乘飞机时俯瞰窗外,市井乡村山川河流只是一幅画,哪怕喜马拉雅泰山昆仑,也在自己脚下。这一切,便是高度拓展视野的绝妙之趣。

一次近距离的乡村之旅,感觉不虚此行,还真应了那句“赏景何须远游,门口也有风物”。今日,当我以现代人的身份光顾昔日炮台,用高倍望远镜俯瞰家乡全貌时,心情倍感荣幸与温馨。

我想正是前辈乡人的胆识与智慧,择地而设,因形制宜,背靠崇山峻岭,臂拥五湖四海,呈240度,不,绝对是360度开阔视野,全方位无死角尽收眼底。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要我说,即便是如今的AI也不过如此罢了。

上了一趟“大新观景台”,怎奈思绪信马由缰,任凭左右开弓、穿越古今,率性侃了以上这么许多,也未知跑题与否。若有不敬不妥之处,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担待!(2025年3月15日 图片来源:海丝商报)

洪天平专栏

洪天平,中共党员,泉州市第十二、十六届人大代表,南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办公室工作委员会委员...


往期新闻推荐

金英网

微信 : wx.jnyng.com

直播:zb.jnyng.com

同城:tc.jnyng.com

联系电话

(内容中如有侵权作品请联系我们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