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维施策破难题,规范市场促消费

一个多月前的“3·15”晚会,将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劣质产品、骚扰电话、平台借贷……这些问题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利益,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听取“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情况汇报。会议指出,“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有问题就有破题,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后续工作依然是任重道远。

透过现象看本质,“3·15”晚会所曝光的问题,实则是市场监管长期以来面临挑战的冰山一角。当下,部分经营者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假冒伪劣商品屡现市场。这一乱象本质上是全流程监管体系存在薄弱环节的集中反映。在从产品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完整链条中,任何监管缺位都可能成为不良商家违规操作的突破口。“3·15”晚会曝光的翻新一次性卫生用品等问题,就暴露出一些商品的生产环节在原料把控、工艺监管方面存在漏洞。此次会议就强调,要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强化日常监管和预防工作。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还是千家万户的事。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等问题,能从中窥见食品行业监管的不成熟,而问题往往是隐藏于产业链条之中的。本次会议就指出,聚焦民生关切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压紧压实全链条监管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这意味着从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销售服务,每个环节的监管部门都要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对此亦是剑有所指。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市场监管的现实语境。从“3·15”晚会曝光的问题来看,很多都具有涉网因素,这考验着网络数字化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本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水平,推动行政执法和监管力量下沉,注重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在提升监管能力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风生水起,善用这类“工具箱”,能帮助监管者捕捉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监管真正深入到“毛细血管”。

多维施策破难题,规范市场促消费。“3·15”晚会不仅是曝光问题的窗口,更是推动市场监管改革与完善的契机。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努力,不断强化监管,才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让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持续发展。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提振民众的消费热情,亦是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去看待和执行。高度重视“3·15”晚会曝光问题的处置,体现着政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舆论监督转化为制度革新,也展示着监督治理与市场发展的双向奔赴。(谢伟锋)

来源:中国青年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