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动画行业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会,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于4月2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临江新区闭幕。

东布洲动画周迄今已经步入第六个年头。每年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动画人都汇集于此,给出最新鲜的行业讨论,是动画行业发展的一个专业风向标。今年1000多位国内外动画行业精英齐聚临江,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优秀动画短片作品在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放映。


东布洲动画周活动现场

本届动画周以“动画×?”为主题。“×”是乘号,是与万物沟通链接的信号,是动画与他人对话的机制,是跨出更大步伐迭代创新的勇气。

动画不仅仅是技术行业,更是一种表达方式

春节后,《哪吒2》的票房奇迹让动画再度成为焦点,也让行业的从业者在振奋的同时,有了更多新的思考。《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哪吒2》票房连创新高,仅仅半年,动画行业话题不断,面临的变化仿佛天翻地覆。

开幕当日的几场交流活动中,这部动画也成为多位嘉宾陈述表达观点时的例证。然而,动画不仅仅有爆款电影,还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和创作者在做着属于自己的努力。动画也不仅仅有电影,还有剧集、短片等众多类型的内容,以及周边产品、文旅体验等。动画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动画更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方法”。这一届东布洲动画周,试图寻找动画的更多可能性。


东布洲三位策展人皮三、陈廖宇、于洲

从论坛主题就可以发现,今年在东布洲,动画人比以往更关心“外面的世界”,无论是动画本身的出海路径和其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或者动画与文旅之间紧密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动画和当代艺术、真人电影之间的跨界联动,都是动画人希望可以从思维上“重塑肉身”的转变。

在当下,文旅行业的全国开花,潮玩文创的无孔不入,游戏的不断迭代升级,都给了动画人许多新的思考。“动画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无处不在,日益数字化、虚拟化的世界给了动画巨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我们聚到一起想一想、聊一聊、试一试,动画可能如何发展?这就是今年的主题:动画×?”东布洲创始人之一、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说。

这个主题中的“?”可以是音乐、电影、游戏、教育、潮玩、科技、文创、旅游……当技术不断迭代,在内容跨界的这辆车上,有的行业已经疾驰,有的行业面临洗牌,有的行业承受着AI的冲击,有的行业突破了传统的桎梏。

《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从动画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些变化的体感,“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形势,给我们带来压力,同时也是打破自我限制的外部力量。我们其实不必担心苦心积累的能力会不会被新技术代替。如果注定会被代替,不如早日被代替,被代替的一天,就是被解放的一天。世界上有史以来的工作如果没有一样一样被代替,今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世界正在重塑中,动画也是。”


东布洲动画小镇的哪吒涂鸦

身为策展人的导演皮三在今年画册的策展人语中,并不避讳当下行业面临的困境,“人们感受到了许久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平台开始收缩,资本变得虚弱,有的动画企业开始裁员,甚至倒闭。”但皮三也指出,“假如你在动画行业工作过二三十年,这些起起伏伏,也并非罕见。这两个声音交织,看似困境,其实带给我一个更真切的感受:唯一不变的只有时间,能改变的只有思想的边界。”

动画出海,不必畏惧“文化折扣”

动画内容的出海在今年的东布洲是被热议的话题。动画与其他文化内容相比,更具备世界语言属性,更能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产生共情。前年,《长安三万里》以唐诗文化出圈、出海,向全球展示了中国诗歌、中国文化的魅力。今年,《哪吒2》以神话形象破圈、破壁,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创意、中国审美的高度。

这股文化出海的东风正在吹起,但也不可否认,当下许多作品出海面临的观众群体依然十分狭窄,海外公司由于对中国作品缺乏认知,在沟通信任成本上偏高,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届动画周也邀请了日本、韩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动画导演、制片人、从业者,来共同讨论文化出海中遇到的创作难度、市场差异、运营手段,同时帮助更多国内的动画从业者在创作之初就找到方法、找到资源,能用世界的高度来融入当下的市场。


动画人共话出海过程中的“文化折扣”

论坛上,来自各国的动画人着重探讨了中国文化产品出海的策略和面临的挑战,强调内容类型的明确性及国际化调整的必要性,平衡艺术与商业,注重作品本土化与文化差异。

在“动画IP全球趋势:如何应对文化折扣?”交流会上,针对中国动画IP进军国际市场面临的“文化折扣”难题,《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前WDI上海迪士尼制作人Jason Meek等重磅嘉宾深入剖析。他们指出,需从优化故事策略、打磨视听风格、制定精准推广方案三方面发力,突破文化差异壁垒,推动中国动画IP走向世界舞台。陈廖宇表示,对于出海过程中,体现中华文化“度”的把握上,“要运用你的文化,但是不要去卖弄。”

动画×文旅,急需跨界人才

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创意的融合,“万物皆可动画”的时代已经来临。当线下业态越来越注重文旅的思维,“动画”ד文旅”的组合让两个可以“框”住许多新鲜事物的产业衍生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动画人与文旅人探讨动画与文旅的关系

开始吧、借宿等平台的创始人徐建军谈到自己对当下商圈业态的观察,“所有的商业都在越来越主题公园化,如果线下商业不能给我提供类似主题公园的情绪价值,消费者可能就选择去线上购物了。”而主题公园背后的IP、剧情、形象,都是动画人所擅长的。

并非所有的动画IP都要奔着成为迪士尼、环球去,也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天然引人入胜的风景,交流会上,从日本的“柯南小镇”,到唐山的“皮影小镇”,动画能够为小地方赋予的新生激发了许多从业者的灵感。

曾制作《桂宝》系列、《西游记再世妖王》等动画的导演王云飞,是动画人中较早涉足文旅行业的,他认为“在动画电影里面的遗憾,可以通过文旅项目里再给它找回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动画人往往花了几年心血做的作品,在院线仅有一个月的短暂发行期,而院线竞争激烈,如果没有机会成为爆款,可能仅仅一两周,影片就只能面临下映的惨淡结局。“辛辛苦苦做的内容,在那样的市场上生存机会非常小。所以我想,能不能通过文旅的场合,实现一种‘无限期的排片’。”

“今天所有的大的社交平台都不属于文旅产业。抖音也好,小红书也好,没有一个是说自己是个文旅平台,它就是社交工具。而能够去应用它、理解它、懂得它的流量逻辑,这样的人才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比较少,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也少。”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指出,自己曾经对动画产业有认知偏差,“我认为做动画的人就是一帮技术工人,这是不对的,它里面应该有很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人才出来。我作为文旅人,高度呼吁动画人可以跨界。”

王云飞记得自己有一年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经历,阴差阳错地临时顶替穿着桂宝的人偶去走红毯。人偶服装闷热而笨重,但当他以明媚可爱的卡通形象与后台的人们擦身而过时,无论明星、领导,还是工作人员,每一个都会在看到他做出动作的时刻突然绽放出轻松开朗的笑容。“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动画人的作用,我们是要把更多美好带给人间的,要建立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新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